第183章 舆论风潮(第2页)

 日本陆军被他给打急了,才会找海军帮忙,但双方之间的矛盾并没有因此而缓和,两军作战毫无配合。 

 日军如果依靠海军护航,可以让大量的士兵通过渤海快速抵达锦州,也不至于仗都打完了,他们的援军还在路上。 

 如果和日本海军航空兵血拼,那就是以自身作为压力,间接的帮助日本内部团结。*6_妖~墈.书\罔′ ,唔?错·内¨容! 

 因此,周辰决定,继续执行轰炸东北的计划,铁路、军营、后勤仓库,看到就炸,也算是给友军减轻的压力。 

 数日后,当东京报纸头条刊出“锦州大捷!敌遗尸三万!” 

 数日后,东京报纸头条刊出“锦州大捷,敌遗尸三万”时,王犀正在给济南的周辰汇报大撤退的结果: 

 兵力保存:98.6%部队撤回山海关。(仅垫后部队有少量损失,以及伤员在撤退途中伤重不治牺牲) 

 装备回收:运回重炮93%,焚毁的37门实为缴获的日制老旧山炮 

 意外战果:日军追击部队遭到李志飞伏击,其撤退时部分士兵踩入疾风雷区,总伤亡达6000人。缴获联队旗一张。 

 周辰对这次撤退给予了高度评价: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退者藏雷霆于鞘中。 

 不知道是不是这句话太经典了,还是因为周辰很少在公开场合极尽赞美之言辞。 

 尽管此后王犀屡立战功,打出了一场场辉煌大胜,结果后人一提起这位军中骁将,第一反应就是辽西大撤退。诸如“磐石将军”、“铁律大将”、“转进元帅”等等美誉可谓是络绎不绝,俨然是百年之内最具话题性的将军。 

 自然有赞美的就有批评的,许多文人在报纸上实名抨击这位前敌总指挥。指责他畏敌如鼠,致使锦州攻城战功亏一篑,错失了收复东北的大好良机。 

 他们大量引用日本报纸上的内容,极力攻击先锋军的高层将领,并给整个联合军泼脏水,将他们污蔑为兵痞、溃兵,编造了许多逃兵落草为寇、祸害乡里的故事。许多不明就里的爱国青年被他们蛊惑,闹起了不小的风波。 

 但铁血救国团的笔杆子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将随军摄像员拍摄的照片大量登报。 

 照片里三八式步枪堆积如山,日军的掷弹筒、歪把子、92式重机枪摆的满地都是,很快这些照片就伴随着此战两军的伤亡对比,一起登上了先锋报的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