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本营的分歧(第2页)
但战略争论并未因此平息,激进派将领对主流的谨慎嗤之以鼻。
其中一位以火爆脾气著称的将军拍案而起,主张采取更为首接和强硬的路线:“既然看清了国民党懦弱摇摆的本质,何须再与其虚与委蛇?不如集结重兵,先以雷霆万钧之势将蒋介石政府彻底打垮、打服!待扫清这碍事的障碍,再倾举国之力,专心对付先锋军这块硬骨头!”
另一位更具战略野心的将军,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更为阴险毒辣、意图一石二鸟的“诱敌深入”之计:“我们不妨以‘三个月灭亡中国’为号角,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全面侵华攻势!目标首指国民党的核心统治区,如淞沪、南京。0*0!晓-税`旺¢ `追+嶵\辛_彰~踕¨”
“面对如此灭顶之灾的威胁,以常凯申的性格和处境,他必然惊慌失措,会不顾一切地向近在咫尺的先锋军发出紧急求援!”
此计之毒,在于后续的连环套。日军可暗中操控中国境内的舆论机器,大肆渲染先锋军按兵不动、保存实力的“自私”形象,将周辰描述成一个拥兵自重、坐视友军覆灭的冷血军阀。
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国际观瞻,足以将周辰架在民族大义的烈火上炙烤,迫使其不得不派出主力驰援。
一旦先锋军主力被政治压力所驱动,长途跋涉从山东赶赴江南水网密布的淞沪战场,那便正中了日军的下怀。
人困马乏、后勤线漫长、且极不适应南方湿热气候的北方劲旅,将被迫在日军选定的预设战场——临近海岸线的地方决战。
届时,帝国海军强大的联合舰队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其密集而精准的舰炮火力将覆盖整个沿海区域,足以对暴露在滩头或低地的先锋军主力造成毁灭性打击。
即便先锋军统帅部异常谨慎,识破此计,选择暂不投入主力或只做象征性支援。
日军亦留有后手:立即动用其占据绝对优势的航空兵力量,对连接华东与华北的生命线——津浦铁路进行大规模、持续性的战略轰炸,彻底瘫痪这条交通大动脉。
此举不仅能有效迟滞或阻断先锋军可能的后续行动,更关键的是,相当于斩断了先锋军主力回师的退路,将其庞大的有生力量“钉”在江浙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