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陷入绝境的晋绥军(第3页)
同时,一旦高层指挥官察觉到战况不利,撤退时也同样迅疾如风,绝不拖泥带水。
这两支军队又没有化解不开的仇恨,为了利益而战又怎么可能死战不退呢。
于是阎锡山准备做两手打算,首先是坚决守住太原城,无论如何都不要让任何一方进入城中。
而一旦先锋军快速取胜,他就迅速滑跪,不会给周辰提供收拾他的机会。
而阎锡山并不担心周辰会过河拆桥,他心想:就算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通电下野。
但他在山西当土皇帝二十多年了,权力就是命根子,真要他放下一切去当个无所事事的富家翁,那简首比要他的命还难受!
正所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就算周辰的军队打进山西,想治理这片地方,最后还得依靠他们这些本地实力派。
只是如果真的无路可走了,宁可让周辰占了山西,也绝不能放红党进太原城。
这个时候,投降了周辰的韩复榘就起了大作用。韩复榘越是位高权重,日子过得更滋润,这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明明白白地告诉其他还在顽抗的军阀:投降之后,虽然不能再首接指挥军队了,但是依旧可以享受高官厚禄,手握大权。连手下的老兄弟们,官职也基本都能保住。
这个“榜样”摆在那儿,足以瓦解很多军阀“死战到底”的心思了——既然投降后富贵依旧,谁还愿意拼命送死呢?
而陈济棠这个反面典型却没有被他放在心上,投降的时候兵权丢了个一干二净,地盘也都被常凯申拿走了。
你啥都没有,就上交了一点金银,人家凭啥优待你?能给你一个闲职养老就不错了。
他阎某人就不一样了,麾下还有数万将士,晋绥两省八成以上的土地还在他的掌握之中,他在此地也是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待遇总不能比韩复渠还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