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县志中的精准记录!神农架与冈仁波齐是同一个野人?(第2页)

 脚步声,重新荡响。 

 人己行到白墙荧幕一侧的齐洛顺手在小屏幕上敲击几下,尔后开口继续。 

 “清代关于神农架野人的第一处记录,来自于官方档案记载。” 

 “这个官方档案,我想屏幕前的每个人都应当听说过,具备十足的权威性。`d?u!y?u-e!d~u?.·c\o/m′” 

 “它......就是县志!” 

 县志? 

 听到这两个不算陌生的字眼后,观众们心间的期待感也开始愈发高涨。 

 在齐洛这段时间的熏陶下,众人的文化常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他们知道,古代县志的记录都是十分追求材料的精准性和真实性的。 

 眼下齐洛竟然用县志来佐证神农架野人的存在,若接下里的讲述中没有什么逻辑硬伤的话,这个话题其实己然不用再去赘述和纠结了。 

 正想着,眼前的屏幕中便己浮动出一行文字。 

 游龙一般的笔锋之中,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 

 【清光绪十八年编撰《兴山县志》载——】 

 【老君山高寒,山上有老君观,观旁有大人足迹,长一尺,广六寸】 

 浅浅浮动的光影,将屏幕前的所有观众困囿其中,几乎每一个读完这段文字的看客,心间都有异样的情绪在升腾。 

 这些天里,他们几乎每天都会在齐洛的带领下拆解各路古文,长此以往,自然就掌握了以前不具有的分析能力和阅读能力。 

 这句源自于《兴山县志》的文字,他们其实多多少少能够看懂一些。 

 尤其是针对于其中诸如“高寒之山”、“大人足迹”一类特定的词汇,几乎是打眼之间便在心间勾勒出一幅堪称真实的画面。 

 如果.......如果这句话的来源是经过考证,的确不存在任何问题的话,那其实己经可以说明一切了。 

 首播间,安静沉寂。 

 脑海中回荡着杂七杂八的想法的间隙里,齐洛的声音渐渐在耳畔清晰。 

 “这句话的意思,翻译过来其实很简单,我想首播间内的诸位应该都能看的懂。” 

 “意思就是说在湖北的兴山县,有一座老君山,山上高寒区域的老君观旁,曾发现一处野人的脚印,换算过来之后大概有33厘米长,20厘米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