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认真庞统登场(第2页)
除了原本谋划策略、掌管钱帛、筹措粮草、打造军械、操练兵马等事务外,诸葛亮还得兼顾调整政令、整饬吏治、征收赋税、赈济饥民等等。
事无巨细,皆要过问。
譬如今日来清点曹宣的文书和账册,诸葛亮本可以不用亲自来校核,结果诸葛亮还是来了。
“孔明。?微~趣~暁.说- +追′醉*欣`蟑?节?治州如治家,得分清主次。”
“譬如一家之主,居中号令:奴婢种地煮饭,鸡犬报晓示警,牛马负重载人,各安其位,则万事咸宜。”
“倘若一家之主,亲执耒耜,躬亲庖厨,即便殚精竭虑,也会令百业荒废。不是一家之主的才智不如奴婢、鸡犬、牛马,而是这违背了作为一家之主的原则。”
“孔明既管钱粮军械,又管吏治整顿,连救济灾民都要兼顾,更是熬夜校核文书,纵有子房之智,卫霍之勇,焉能久持?”
“徐元直、简宪和、孙公祐、糜子仲等人,虽然才能不如孔明,但亦可委事于众才,孔明只需秉执纲目,则泰山之重亦可化为鸿毛。”
闻言。
诸葛亮不由长叹。
庞统所言,诸葛亮不是不懂,在当丞相的十余年中,有个叫杨颙的亦曾劝谏。
然而。
自街亭之败后,诸葛亮不敢再轻易委事于众人,逐渐养成了事必躬亲的习惯。
虽然回到了十八岁,但常年养成的习惯不会因此而消失。
兼之如今局势,危如累卵。
诸葛亮更不敢掉以轻心,生怕让刘备会再次兵败而失陷妻子将士。
故而这段时间,诸葛亮的压力很大!
事必躬亲,可让诸葛亮尽可能全面的掌握每个细节,继而降低刘备兵败而失陷妻子将士的风险。
“士元,你打算何时与亮共事?”
诸葛亮再次问出了这个问题。
论天赋论悟性,庞统远胜于徐庶、简雍、孙乾、糜竺等人。
虽然只历练了数月,但庞统的治事水平,早已赶超了跟着刘备多年的简雍、孙乾和糜竺。
“孔明,我好心劝你,你反要让我劳累!”庞统顿感无语:“若非看堂嫂面,我定不会劝你。”
诸葛亮不由笑道:“士元与亮,同气连枝。亮虽然想秉执纲目,但想让泰山之重化为鸿毛,不能没有士元相助啊!亮当向将军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