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卧龙凤雏,得之可安天下(第2页)
“军师、庞先生,请。”
“将军,请。”
煮酒烤肉,其风雅流传两千年,经久不衰。
酒酣间。
刘备从容宴语,问道:“自六月起,曹操就与袁绍在黄河两岸屯兵对峙,然至今日,双方都未正式宣战。不知庞先生以为,此战走向,将会如何演变?”
庞统执箸蘸酒,从容的在桌上勾勒黄河:“两军对峙半载而不宣战,非是不愿,而是不能。?墈?书¨屋` ¢耕¢薪\最¢全-”
“袁绍自恃兵多将广,挥军南下,虽明‘见时知机之变’的道理,但以臣伐主,支持者甚少,若渡河后不能速胜曹操,三军皆将受困于粮草短缺。”
“曹操自恃士卒精练,固守缓战,虽合‘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兵法,但后发之兵,守有余而攻不足。”
“兼之袁绍为人,胆略不足,若无名正言顺的开战理由,袁绍是不会轻易渡河开战的。”
刘备奇道:“既知师出无名,袁绍又为何要屯兵北岸,令军民劳顿?”
庞统笑道:“孔明曾言,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断,且又纵子争权,以至于河北文武各怀异心,其势看似如江河奔涌,实则淤塞暗生。”
“我亦深以为然。”
“彼时屯兵北岸,是袁绍偏信主战文武所献计略;此时踟蹰不前,是袁绍又偏信主和文武所献计略。”
“战又不能战,退又不能退,只能对峙,以待时机。”
听了庞统的分析,刘备不由想到了衣带诏。
“军师,许都方面”
刘备看向诸葛亮,语有询问。
诸葛亮轻轻摇头:“许都方面,尚无消息传回。但亮以为,不论结果如何,将军都应做好最坏打算。”
见庞统面有疑惑,刘备示意诸葛亮将衣带诏相关事宜告与庞统。
得知原委,庞统这才明白为何诸葛亮要事必躬亲了。
形势所迫,不得不为。
诸葛亮又道:“并非是亮要故意隐瞒,而是衣带诏一事关系将军名声和性命,亮不敢轻言。倘若士元肯早日与亮共事,亮定不会隐瞒至今。”
“孔明,你瞒得我好紧啊!”庞统佯叹戏言,又看向刘备:“董承、吴硕等人,非以智力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