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有了军师的刘备,天下英雄谁敌手(第2页)
之后数年,虽因各种原因而未能与臧霸、昌豨等人密切走动,但刘备对臧霸、昌豨等人的过往和秉性,颇为了解。
故而在诸葛亮和庞统皆欲用离间计后,刘备能精准定位最适合且最有机会被离间的人:盘踞在东海的昌豨!
或许是曹操不喜昌豨为人。
亦或者是曹操不希望臧霸、昌豨等人铁板一块。?我·地?书?城^ ·免′废~悦/毒/
在分封泰山六将时,曹操将原有的郡国诸县区域打碎重组,将六将各自的势力范围合法化。
故而。
曹操以臧霸为琅琊相,孙观为北海相。
又分北海国和琅琊阁,增设东莞郡和城阳郡,以尹礼为东莞太守,以孙康为城阳太守。
又以昌豨为东海相,且分东海国增设昌虑郡和利城郡,以吴敦为利城太守。
而昌虑郡,虽然仅辖昌虑、合乡两县,但两县位置特殊,是把控徐州通往曹操大后方兖州的战略要道。
唯有昌虑郡,不仅不在泰山六将控制范围,曹操还令中郎将王忠驻兵昌虑。
单从地理位置上看,臧霸等人还能向外扩张,跟袁谭争抢。
而昌豨。
北有貌合神离的臧霸等人,南有跟昌豨不和的广陵太守陈登。
下邳有名义上掌控徐州的刺史车胄,昌虑有曹操的中郎将王忠。
昌豨如同困兽一般,被困在了东海。
自恃其才而不服臧霸等人,受到的待遇又劣于臧霸等人。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
只要昌豨对曹操分配不均有怨言,刘备就有离间昌豨的机会。
确定了行计方式和行计目标,尚需行计的人。
诸葛亮提议让徐庶与孙乾同往:“孙公祐为康成公门人,在青徐诸县素有名望,若由孙公祐前往,昌豨必不为难;元直曾为游侠,既有勇力又善谋略,若遇变故,亦可护得孙公祐周全。”
庞统补充道:“昌豨盘踞东海,且又自视甚高,仅有元直和孙公祐二人,或会令昌豨轻视将军。可让黄中郎将同往东海,以武勇震慑昌豨,定可成事。”
综合了诸葛亮和庞统的提议,刘备遂有了决断:“既如此,就依二位军师之见,让元直、公祐和汉升三人假车胄之名同往东海。若能拉拢昌豨,即便衣带诏事泄,我亦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