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张飞立誓:俺太想进步了(第2页)
兼之伊籍又给了黄忠留在下邳为刘备效力的理由,让黄忠不用在忠和义间为难,黄忠一心想为刘备排忧解难。
出使昌豨,就是报答刘备恩义的机会。
“凭我手中硬弓,定可护孙从事和徐军师周全。~比-奇.中/蚊·惘. ′无!错¨内,容·”
黄忠信誓旦旦。
刘备欣然点头,又吩咐孙乾:“昌豨为人好面,公祐此去郯县,可先拜访昌豨妻儿,善言夸赞,以表我对昌豨久仰之意。”
越是好面子的越在意外人对家中妻儿的态度。
哪怕嘴上喊着“男人谈事,女人孩子一边玩去”,心头都会想“我这么厉害的人,我的妻儿会差吗?不尊重我妻儿就是不尊重我,尊重我妻儿的人才有资格与我谈事。”
刘备走南闯北,善于识人。
虽与昌豨交情浅薄,但能看明白昌豨这类人的秉性。
想拉拢人心,得先识人心。
为免意外。
在徐庶三人离开后,刘备又令夏侯博挑了五十机灵的白毦兵,入东海打探消息以及提供支援。
夏侯博跟陈到一样,都是刘备被曹操任命为豫州牧的期间投奔刘备的。
虽然姓夏侯博又是谯县人,但夏侯博跟夏侯渊夏侯惇等人并非近亲。
又如颍川袁綝,虽然跟汝南袁氏和陈国袁氏有点儿渊源,但也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
所谓渊源,其实是在涉及利益时论一论祖上渊源、再认同一个祖宗,可以减少彼此间的矛盾。
除此外,大抵就如某飙台词一般:“走时把那电视给我砸了,什么档次,和我用的一样!”
下邳到郯县两百余里。
三五日间就能抵达。
徐庶深知刘备着急拉拢昌豨的用意,故而未在路上耽误,仅用了三日就抵达了郯县。
探得昌豨在城外打猎,徐庶与孙乾一商议,遂先打着“康成公门下北海孙乾孙公祐”的名号,拜访昌豨的妻儿。
北海郑玄在青徐一带颇具名望。
去年。
刘协征辟郑玄为大司农,位列九卿,又赠郑玄豪车一乘,请郑玄乘车入许都。
所过郡县,长吏无不送迎。
名望可见一斑!
虽然郑玄到了许都后借口有病告老还乡,但此举不仅没有影响郑玄的名望,反而让郑玄更受尊敬,乡人皆称“郑司农”。 郑玄的门人孙乾亲自来拜访,昌豨的妻儿压根不敢有半点儿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