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军师初用兵:兵不在多,而在于人之调(第3页)

 “反倒是盘踞在东海、琅琊一带的泰山六将,麾下兵马精锐善战,还需士元和元直善加谋划,方可助将军安然北上。”

 闻言,庞统和徐庶皆是一凛。

 诸葛亮并非胡言。

 王忠不是善战名将,麾下兵马只是曹操放在昌虑提防泰山六将反叛的。

 利用昌虑的地利,王忠守城有余。

 离开昌虑没了地利,王忠攻取不足。

 而臧霸、昌豨等人自黄巾乱起时就横行青徐了,十余年的大浪淘沙,即便是个笨贼也会变成精英贼。

 “此间有我和元直,孔明大可放心。”

 “孔明,万望珍重!”

 二人拱手,不再相劝,眼神亦变得坚毅。

 以刘备目前的微末势力,是没资格事事顺心意的。

 想在夹缝中存活且成长,就得比常人更拼命。

 胆大的才有得吃,胆小的只能饿死,这才是现实。

 北伐期间,诸葛亮鞠躬尽瘁,事必躬亲,不是诸葛亮贪权专权而是蜀汉人才凋零,难有良才为用。

 而如今。

 有庞统和徐庶在,诸葛亮不用事事都揽在肩头。

 诸葛亮不由开怀大笑:“有士元和元直在,亮无忧矣!”

 兵贵神速。

 当日傍晚,诸葛亮就带上关羽、夏侯博,并白毦兵二百、青壮三百以及大量旌旗前往小沛。

 不避艰险如斯,令人惊叹敬佩!

 后世有称:

 遍观中华五千年之春秋,可称千古完臣者,非诸葛丞相莫属。

 其以一人之力柱一国之社稷,以一州之力抗十四州之虎狼,称权而不欺上,善攻而不乱武。

 舍性命于国事,立基业于乱世。

 论智、勇、贤、忠一体,千古无二,无出其右。

 可见一斑。

 下邳城头,斜阳西斜。

 刘备举目眺望小沛方向。

 虽然诸葛亮等人早已走远看不清,但在刘备眼中:

 诸葛亮的挺拔英姿,始终不改!

 直到斜阳彻底西垂,刘备这才徐徐转身,号令众人。

 “诸君,随我北上!”

 大佬们,月末了,有月票的捧个月票场,没月票的捧个追读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