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诸葛亮是个不折不扣的融资高手(第2页)

 

 故而庞统认为:不论是假借举荐之情拉拢刘备为助力,还是为壮声势争取民心和士望,只要袁谭不傻,定会亲率步骑迎接刘备。
 

 “士元既已献策,又何必亲自前往,将军怎不阻拦?”
 

 诸葛亮隐有担忧,每每想到记忆中庞统中流矢而亡,诸葛亮就深以为憾。_咸^鱼*看¨书_ `最*新.章!节,更_新/快^
 

 一旁的徐庶道:“孔明误会将军了。将军并非不阻拦,而是士元以‘孔明尚且不顾自身安危,我又岂能贪生惧死’为由,执意要亲往。将军只能答应。”
 

 刘备不由一叹:“士元秉性,外温内刚,若是强加阻拦,士元或会寒心。军师勿忧,我已遣汉升和公佑跟随协助,定无大碍。”
 

 庞统都拿诸葛亮举例了,刘备又如何拦得住?
 

 都是军师中郎将,总不能诸葛亮可以舍命断后,庞统就是个贪生怕死的?
 

 闻言。
 

 诸葛亮顿知是自己误会了刘备,忙致歉道:“亮一时心急,误会了将军,还请将军见谅。”
 

 刘备不以为意:“此皆小事。军师莫要介怀。”
 

 叙聊间。
 

 诸葛亮又问及东海昌豨。
 

 刘备道:“我本有意邀请昌豨一同北上,但昌豨怕我不能在河北立足,不愿离开东海。只是许诺,来日我若再据徐州,定会举兵相助。”
 

 虽然刘备声望也不低,魅力又高,但身逢乱世,以苟全性命为重。
 

 即便是刘备也无能轻易让人纳头就拜。
 

 刘备现在基业未立,北方的世家豪强又大抵支持袁绍,兼之袁绍强而曹操弱,天下大势的优势在于袁绍。
 

 昌豨看不到刘备在北方立足的未来,有此决择,不足为奇。
 

 “可惜了。”
 

 诸葛亮不由暗暗一叹。
 

 若昌豨肯跟着刘备北上,挑其精锐为用,刘备立足北方又能平添三分优势。
 

 叹归叹,诸葛亮并未因此而纠结太多。
 

 诸葛亮又取出曹操的书信,道:“曹操有书信让亮转交。”
 

 扫了一眼信中内容,刘备不由哼了一声:“曹操前据而后恭,思之令人发笑。若非军师以智略震慑曹操,曹操又岂会善罢甘休?我与数万士民能免于曹操的兵祸,军师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