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刘备(第2页)

 

 “诚如是,后世便不复有如曹操一般屠戮徐州之恶还能侵霸一方,世人皆会效仿将军以仁义之实而再定乱世,纵有朝代更迭,亦可减少杀戮。”
 

 “将军不是宋襄公,不需要效仿宋襄公那种愚蠢的仁义。”
 

 诸葛亮没有正面反驳刘备的仁义。
 

 而是基于仁义这个观点,以宋襄公举例,将宋襄公式的仁义贬低为愚蠢的仁义,而上升到只要刘备能“以仁义之实而再定乱世”,则后世都会效仿刘备的仁义。(新#a(完.本,′\神?÷a站u ^¤+免ˉ费^??阅?读·
 

 同时又以曹操屠徐州举例,来表达后世人奉行“刘备式的仁义”后能可以减少战乱中的杀戮这一泽福后世的仁义观。
 

 最重要的是:刘备得再定乱世!
 

 只有再定乱世,刘备的仁义才能成为教化后世的典范!
 

 刘秀的洛水之誓能被士人尊为最崇高的誓言,其主要原因在于:刘秀,中兴了汉室!
 

 司马懿的洛水之誓能被士人恶心到如吞蝇虫,其主要原因在于:司马懿及其子孙,篡魏立晋。
 

 假使司马懿及其子孙没有篡魏立晋,那么以曹爽当时欺君罔上、霸凌幼主的行径,司马懿即便违背了洛水之誓,高低都得被评价一个“不计个人荣辱,为曹家世代赴汤蹈火”。
 

 刘备眼神一肃。
 

 刘备不是一个认死理的。
 

 刘备对仁义的理解,这些年一直都有变化。
 

 作为一个学渣,还曾是涿郡市集席履贩子、游侠话事人、义兵首领,刘备不可能自行自书中领悟到何为仁义,更不可能一开始就知道何为仁义。
 

 言行标准,受到了启蒙恩师卢植、刎颈之交牵招、同窗挚友公孙瓒、幽州牧刘虞、青州刺史田楷、北海相孔融、东州名儒郑玄等人的影响。
 

 不断的吸取经验,不断的精进成长,方有今日惟贤惟德的仁义刘备。
 

 曾有人总结:关羽和张飞之所以能成为刘备的左膀右臂,是因为关羽学会了刘备的善待卒伍,张飞学会了刘备的敬士人,但因刘备对仁义的理解一直在精进成长,而关羽和张飞没能跟上刘备的脚步,故而关羽养成了善待卒伍而不敬士人的习性,张飞养成了敬士人而不恤小人的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