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刘备走到哪,哪儿就有贤士,这就是第

 第62章 刘备走到哪,哪儿就有贤士,这就是第一魅魔的含金量 

 在与袁谭道别后,刘备又踏上了前往平原国的路程。晓税宅 毋错内容
 

 虽然携带数万士民同行会令日行变得缓慢,但同时又给了刘备走访沿途县乡的时间。
 

 在朱虚到平原国的这月馀时间。
 

 刘备拜访了沿途县乡的贤士。
 

 既然决定要在平原国暂待,自然就得拜访贤士拓展名望。
 

 在这个没有网络的时代,个人的名望几乎都是靠口口相传的。
 

 拜访的贤士越多,名望的传播就越快。
 

 而刘备拜访贤士的举动,亦在诸贤的口口相传下,不断的在沿途县乡及周边局域传播。
 

 兼之刘备每次拜访一个贤士,都会对贤士称“我有藏书七千馀卷,乃广陵太守陈登与北海康成公相赠,欲在平原国示之于众士,供众士观阅抄录”。
 

 一时之间。
 

 闻讯前往平原国的士人,络绎不绝。
 

 亦有沿途士人直接自请跟着刘备去平原国,仅求途中能观阅抄录藏书。
 

 广陵太守陈登,乃下邳世家陈氏子。
 

 一个三公之家,珍藏的书籍必定不凡。
 

 而康成公郑玄的藏书,更是当世瑰宝。
 

 这旁人得了陈登和郑玄的藏书,恨不得修个坞堡藏起来,生怕被人瞧见了。!2,y,u,e¨d\u..-c.o?m!
 

 毕竟。
 

 藏书是要传家的。
 

 借给外人,等于是在后人的仕途上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
 

 除非这个外人,能变成门生故吏。
 

 袁氏一族之所以能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皆因袁氏利用四世三公的名望和权力,培养了一大批步入仕途的士人。
 

 而刘备。
 

 既没有藏着掖着不给人看的想法,又没有让士人宣誓效忠的想法。
 

 刘备的想法依旧还属于游侠义气:愿意来平原国观阅抄录的,都是我刘备的朋友。
 

 在世家大族眼中,刘备的方式过于天真,充斥着“人傻书多快来”的愚昧。
 

 但在诸葛亮等人眼中,刘备的方式看似愚昧,实则大智。
 

 不设门坎,意味着会有大量前来观阅抄录的士人。
 

 当今乱世。
 

 家破族散、流离各处的聪慧智者,彼彼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