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诸葛亮舌战群儒,有人坐不住了(第2页)
但现在有了诸葛亮这个专业的掌舵者,刘备能清淅的明白这股由众人凝聚的力量应该往哪个方向使力。
由于高唐的动静太大。+0`0·小,说′徃+ *埂+歆_最.哙\
被袁谭留在平原名为配合视为监督的华彦坐不住了。
刘备还没暂代平原相,就已经搅得平原诸县的官吏士民不受掌控了;一旦刘备暂代了平原相,平原诸县的官吏士民谁还听华彦的?
刚开始的时候。
华彦断定刘备会带着数万士民入平原县,甚至还制定了“合理合情”的瓜分刘备那数万士民的计画。
为此华彦还与平原县的大姓暗中有约定且提前向大姓收了好处,结果刘备压根就不去平原县而是直接留在了高唐,还让数万士民入了高唐县的籍!
兼之陈震又被刘备举荐为高唐令,且高唐诸吏或有升迁或有钱帛奖励,士民又慕藏书而对刘备趋之如骛。
以至于整个高唐县,直接独立于平原国诸县,变成只听刘备的了。
就连华彦的信使入高唐县,都得三审五查!
下意识的,华彦想到了袁谭那句“我只让左将军在平原暂代一年,平原的官吏士民又岂会被左将军拉拢?”,不由叹息。
一年?
真要让刘备暂代平原相,别说一年了,三个月都能让平原诸县唯刘备马首是瞻!
使君啊,你这是引虎入室啊!
想归想,华彦并未给袁谭去信。
虽然没有王修等人的才德但能受袁谭器重和信任,华彦的倚仗是出色的察言观色技巧。
袁谭现在对刘备敬慕有加且又想利用刘备来达成打压袁尚的目的,不会听华彦的劝谏。
华彦亦非喜欢直谏的贤臣!
忠言逆耳。
华彦可不想因为直谏而被袁谭厌恶。
念及此。
华彦决定亲自走一趟高唐。
而为了不引起刘备的怀疑,华彦还准备了厚礼,以示对刘备的“敬慕”。
得知华彦携礼而来,诸葛亮瞬间有了判断:“华彦素无德行又善于见风使舵,而今向左将军示好,定非真心。”
刘备深以为然:“我亦知此人定非真心。但华彦是平原国的功曹,总揽平原国的诸县任免,可结交不可得罪,以免坏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