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掌剑印,图幽州,事后诸葛亮再发力(第2页)

 

 张飞闻言,不乐意了:“宪和,你怎能长他人志气灭大哥威风?大哥乃中山靖王之后、宜城亭侯、左将军、豫州牧,论出身、论威望,哪里差了?”
 

 “阎柔一介俘虏出身,自幼跪伏于鲜卑、乌桓脚下,更杀害护乌桓校尉邢举,无义小人,怎敢嘲讽大哥?”
 

 “若阎柔敢对大哥不敬,俺定取他首级!”
 

 虽说有庞统的劝谏,但张飞敬君子而轻小人的秉性也不是一日两日能改掉的。·3*4_k,a*n′s¨h+u!.¢c\o~m_
 

 阎柔少时被鲜卑、乌桓掳掠为俘虏,后为鲜卑、乌桓亲善信任,为求上位又杀护乌桓校尉邢举取而代之。
 

 虽然阎柔在幽州有名望,但张飞就瞧不上阎柔。
 

 见张飞犯浑,关羽赶紧拉了张飞一把,低声斥道:“三弟,不可莽撞!”
 

 跟着诸葛亮的时间越久,关羽对“拉拢之术”的理解就越深。
 

 个人好恶不能影响大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即便不能成为朋友也不能成为敌人。
 

 “二哥!”
 

 张飞犹自不服。
 

 区区阎柔,怎比得上俺大哥半分?
 

 “且听军师的。”
 

 关羽再次按住张飞的话头。
 

 “简从事所虑,亮亦有考虑。”诸葛亮并未因简雍意见不同就有恼怒,而是耐心解释道:“然而阎柔久居塞外,深得乌桓、鲜卑信任,拉拢了阎柔,就可镇抚诸胡,为我等所用。”
 

 “阎柔虽有能力和野望,但出身低微而难与天下争锋,只能依附一方而自保,袁绍对阎柔恩宠,亦是明晰阎柔在幽州构不成威胁。”
 

 “狡黠善变者,眼中唯有存续与实利,而今袁曹相争,胜败未明,阎柔见左将军声望日隆,未必不可为左将军所用。”
 

 庞统接口补充:“孔明所言极是。袁绍虽然厚待阎柔,然其天性多疑。阎柔既非袁绍嫡系,又深得乌桓、鲜卑信任,久必为袁绍所忌。”
 

 “昔日,阎柔曾与麹义同战公孙瓒,深知麹义能为。然而麹义却因骄横不敬袁绍就被斩杀,馀众更被袁绍分兵扑灭,袁绍狠辣如斯,阎柔又怎能不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