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论折节下交,刘备可是汉末最专业的(第2页)

 

 思虑数息,辛哲也不再拘礼,坐下同食。
 

 自古至今,餐桌上最容易拉近人与人的关系。
 

 只是片刻间,辛哲就没了初时的拘谨,更与刘备谈笑风生。看书屋暁说枉 埂辛醉全
 

 虽说辛哲对敢于投笔从戎的班超颇为推崇,但识人无数的刘备能看破本质:
 

 辛哲对班超的推崇是受到书籍的“浪漫”记载,实际上对战场的残酷知之甚少,真看到战场的残酷后,辛哲未必还会推崇班超。
 

 故而。
 

 刘备没有顺着辛哲对班超的推崇而大谈特谈,而是以卢植文武兼修为例子,来论证真正的大儒应该同时具备“上马能平乱,下马能治国,为人重信义,危乱见忠贞”的才能和品性。
 

 若旁人这般说,辛哲或会嗤之以鼻。
 

 但刘备是卢植的门生,又有东州名儒郑玄赠书六千馀卷,还被袁绍亲自迎接并引为上宾。
 

 刘备说的话,就是名士名言,更让辛哲有一种“听左将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再加之刘备的阅历丰富,自幽州到冀州,自冀州到青州,自青州到徐州,自徐州到豫州,行程何止万里?
 

 下能与市井小贩畅谈民生冷暖,上能与王公大臣讨论国情疾苦,眼光见识远非辛哲这个涉世未深的能比。
 

 而刘备对辛哲有关于军旅的疑问,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让辛哲对军旅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大将军以声东击西之计,明令颜良以偏军袭扰白马,拖住曹贼的主力;暗令郭图、淳于琼等人引大军渡河,偷袭延津。”
 

 “曹操中计,仓皇溃退,真乃快事!”
 

 言谈间,刘备忽然猛夸袁绍。
 

 徐庶亦笑:“大将军有上将颜良文丑,何惧曹操!曹操溃败,理所当然。”
 

 两人的话听得辛哲一阵疑惑。
 

 曹操中计,仓皇溃退?
 

 怎么跟我听到的不一样?
 

 “左将军自何处听闻‘曹操中计,仓皇溃退’?”辛哲忍不住出声询问。
 

 “是辛从事所言。”刘备不假思索,又奇怪反问:“辛都尉莫非不知?”
 

 辛哲的双眸瞬间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