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赵云要学霍骠骑,诸葛亮奇谋定全局(第3页)

 

 “太守言之有理,刘备势大,不如退兵。”鲜于银直接开口附和,语气中有惧意。
 

 一旁的刘放则是忧心忡忡:“刘备的骑兵斥候一直在营外窥视,我等若退,刘备必追。还得有万全之策。”
 

 “该死!”王松一拳砸在酒案上:“刘备用兵太谨慎了。来了好几天了也不与我厮杀,莫非真是在等我拔营起寨时打我一个措手不及?”
 

 刘放欲言又止。
 

 “刘从事,有话可直言。”王松见刘放模样,不由蹙眉。
 

 刘放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尽量斟酌了用词:“太守与左将军,并无旧仇。骑都尉与张飞厮杀时,张飞也处处留手。我以为,左将军与太守,应有和谈的馀地。”
 

 “恩?”王松目露凶光:“刘从事是想让我向刘备称臣?”
 

 刘放顶住了王松的凶光压力,咬牙劝道:“昔日董卓作逆,英雄并起,诸郡豪杰拥兵自立。左将军虽然势单力薄,但却能信大义于天下。有孔北海知左将军仁义而为其扬名,有曹司空知左将军才能而称其为英雄,有大将军知左将军名望而亲往相迎。”
 

 “如今曹公与大将军在官渡大战,胜负难料。而左将军讨伐六郡,势如席卷。我尝闻,速至者渐福,后服者先亡。太守可效仿黥布弃南面之尊而仗剑归汉,投身委命于左将军,以厚礼结交左将军,不仅可以免除祸事,今后还可加官进爵。”
 

 刘放这番话,与先前劝王松投身委命于曹操,虽然内容不同但内核相似,只不过将曹操换成了刘备。
 

 听得王松又是气闷又是无奈。
 

 气闷的是刘放又提议投降,无奈的是不听刘放的又没更好的良策。
 

 见王松面有尤豫,刘放又道:“太守不必急于决定,可先派人去向左将军传达善意。若左将军不肯许诺好处,再退兵也不迟。”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