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上桌子了,刘备点燃了袁氏内斗之火(第2页)

 

 袁熙能答应得这么爽快,其实也是瞧不起六郡。
 

 六郡看着地广实则人稀,汉民户籍加起来都没涿郡多,又有大量的乌桓人部落占据水草丰盛地,治理六郡纯属吃力不讨好。
 

 得了刘备的承诺后,袁熙的心思便放在了跟袁谭袁尚争嗣上,只要争嗣成功,这幽州谁爱待谁待,反正袁熙不想待。
 

 袁熙想要的,是冀州,是中原,是今后能继承袁氏四世三公的荣光,再入三公之列!
 

 当即。?求,书^帮_ +更-新-最_全*
 

 袁熙便寻来纸笔,按照刘备的计策,给邺城的袁尚写了一封密信。
 

 同时又写了一封表文派人送往官渡大营,而在表文中,袁熙也按刘备的意思加了一句“今有日食天象示警,或有灾难发生,不如暂且与曹操罢战,而后祭祀于黄河,既可告慰上天,又可安抚士民。”。
 

 问及原因时,刘备的回答也很干脆:“有备无患。若无灾难发生,大将军心情高兴不会当回事;若真有灾难发生,大将军沮丧之下定会倚重袁刺史。”
 

 见刘备考虑周全,袁熙更是欢喜:“有左将军相助,我何其有幸啊!”
 

 为免夜长梦多,刘备又催袁熙飞马传信,以示紧急之意。
 

 袁熙也深谙其理,便委派了快马分两路送信,一路送往邺城,一路送往官渡。
 

 送往邺城的密信先到。
 

 得知是袁熙派快马加急送来,邺城的人也不敢怠慢,忙将密信送到袁尚手中。
 

 “许攸安敢如此!”
 

 袁尚拍案而起,怒目而骂。
 

 若只有袁熙的信,袁尚还不会如此愤怒,然而在这之前,一向与袁尚关系融洽的审配忽然就被袁绍调回了邺城。
 

 而回到了邺城的审配又对外称疾,一副摆烂的模样。
 

 袁尚亲往探问得知:是许攸联合郭图、逢纪、荀谌构陷审配揽权过甚,引起了袁绍的不满,于是袁绍便将审配给调回了邺城。
 

 袁尚平日里便与许攸、郭图等人不和睦,先有审配被许攸构陷调回邺城,后有袁熙传密信称许攸劝袁绍立袁谭为嗣,再加之沮授被调入涿县也的确与许攸有关,且沮授又一向认为诸子分立是取祸之道应该直接立袁谭为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