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诸葛亮舌战田丰,博学品行折服狂才(第2页)

 

 一个青年文士能在征战中由中郎将升任将军,若非有此统筹应变之功,焉能至此?
 

 更令沮授、田丰震惊的是:诸葛亮如今尚不满二十!
 

 思及此处,田丰收起任何轻慢之念。*看~书?君` .嶵′鑫¢璋\节_更\辛?筷?
 

 随后,无论是天文地理、三教九流,抑或尧舜之道、孔颜之德,还是谋划算计之策,每当田丰起话头,诸葛亮总能从容应答,言辞间常有不俗之见。
 

 愈是深入交谈,田丰心底的惊讶愈甚!
 

 田丰不知道的是:眼前之人,不仅是当年那令崔钧折服的少年奇才,更是历尽沧桑、身经百战的集大成者。
 

 军政一体,武庙十哲!
 

 文,贯通百家;武,经纬军国!
 

 田丰所想试探的,正是这等人物。
 

 要能难倒最强形态的事后诸葛亮,田丰高低都能入武庙走一圈。
 

 “诸葛先生之博学,我不如也!”
 

 不知谈论了多久,田丰心中难倒对方的念头渐消,甘拜下风。
 

 若说关羽以武勇气度摄服颜良、文丑,诸葛亮则以学识德行使田丰由衷倾佩。
 

 一番畅谈,诸葛亮的德才兼备之质,于田丰面前展露无遗。
 

 “田先生过谦了!”诸葛亮执扇回礼,温和而道:“以田先生的谋略,便是张良、陈平复生,亦未必能及。”
 

 田丰黯然摇头,心头泛起几分苦涩:“诸葛先生过誉了。张良、陈平,或辅高祖定鼎屡出奇谋功成身退,或历三朝执掌国柄。我不过略有薄才罢了。若非左将军昨日搭救,恐怕此刻已是枯骨一堆,哪敢自比前贤?”
 

 见田丰心绪低沉,诸葛亮轻摇羽扇,语带试探:“亮尝闻,明主贵在识人善任,贤臣重在择主而事。明主得忠良,可成五霸之业;贤臣奉庸主,恐遭复巢之祸。田先生忠直刚烈,唯思尽忠而不顾己身,亮深为钦敬。然而,诸候之臣,非天子之臣也,《诗》云:‘逝将去汝,适彼乐土。’,或另择明主,或死守愚忠,皆为臣道之所在。”
 

 田丰何等明敏,立时领会其中隐喻,笑而应道:“我既受大将军知遇之恩,岂能轻弃?若为求新主而背弃旧主,亦非君子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