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劝谏要讲方式,刘备献练兵疲曹之计(第2页)
风声骤起,更衬寂静。
良久。
田丰抚掌而赞:“好一个社稷之根本在‘道’而不在‘器’。敢问诸葛先生。昔日周室衰微,孔子汲汲奔走列国,终其一生未能复礼乐,若依此论,仲尼何不坐守阙里,静待天下民心自归?”
诸葛亮的羽扇悬停半空,袖间清风倏然凝滞。_小^说,C.m.s? ?最!新?章+节\更¢新¢快\
田丰的比拟十分的刁钻,孔子恰巧是‘道存而器亡’的悲剧像征,以此作比,这是田丰在隐喻:纵使刘备其心昭昭其志烈烈,当真能重整破碎山河?
略思片刻,诸葛亮展眉而笑,羽扇轻摇间,流风再起:“亮与田先生有不同见解。孔子周游列国并非是为了复周鼎,实是为了传大道于后世,使仁义之道存于竹帛、根植人心。方今天下群雄并起,然而能施仁义者寥寥无几。董卓残暴,致使洛阳百万之众亡于关中;曹操不仁,致使徐州凋敝泗水为之不流。徜若窃据天下者皆是如董卓、曹操一般残暴不仁之徒,天下民心又如何能自归?而今左将军奔走四方,既为社稷,亦为施仁义于天下,使此道复植人心。即便此生未能匡复社稷,亦有志同道合者,甘愿鞠躬尽瘁,前仆后继,以延左将军之志。”
风声在屋角呜咽,却仿佛被诸葛亮字字如金的言语定在了半空。
田丰面上的锋芒如同冰雪遇到了烈阳,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敬佩。
良久。
田丰拱手深深一揖:“明主得忠良,贤臣遇明主。佩服!”
或许是又想到了袁绍不纳忠言,田丰又是暗暗一叹。
人比人,气死人呐!
诸葛亮见田丰不再问,亦不再言,静静的望向大将军府内。
而在府内大堂,由于刘备的出现,袁绍不得不暂时停下与曹操决战的决策,转而询问刘备的意见。
袁绍能将田丰乱棍打出,只因袁绍是君而田丰是臣。
然而刘备不同。
虽然刘备目前效力于袁绍,但不是以臣下的身份而是以客将的身份。
你是大将军,我是左将军,谁也不比谁高贵。
“玄德以为,孤应当如何?”实力决定了声音的大小,袁绍对刘备的态度较之以往更为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