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刘备曹操各撤兵,诸葛亮郭嘉齐用计(第2页)
文丑亦郑重道:“左将军事事为我等考量,我等岂是不明事理之人?纵真有人借此谗言,我二人也必为左将军辩白!”
对颜良、文丑而言,袁绍肯定是要尽忠的。
然而袁绍不止袁尚一个儿子,没必要非得舔着脸往袁尚身上凑,袁尚是不是嗣子还两说呢。-4·0¨0!t+x_t?.*c~o¢m,
刘备处处以诚相待,行事间又多信义,比起袁尚,颜良、文丑更愿与刘备结交,虽然最初的时候闹过不愉快,但那都是过去式了。
连刘备这个被刺杀的人都不在意往事。
刘备大笑,举樽又敬:“如此,先谢过二位将军高义!”
到了中午。
仓亭津方向传来探报:曹操大军已悉数渡河南撤。
闻讯,刘备随即止饮,对颜良、文丑道:“将士疲惫,不宜久留。曹军既退,我等也当速返真定。”
是走是留,三人心照不宣:刘备断不愿将新卒交予袁尚或袁绍;颜良、文丑则对袁尚强令出击、几近令其全军复没之举深怀怨怼,乐得装聋作哑,索性将部众一同带回真定。
直至大军开始拔营起寨、行将开拔之际,颜良、文丑才派人向尚在东武阳的袁尚草草通报一声。
如此轻视,令接到文书的袁尚瞬间暴跳如雷:“颜良、文丑这两个贱夫,竟敢违我军令!没有我的允许,竟敢擅自撤回真定,可恨!”
逢纪仔细看过文书,叹息劝慰道:“尚公子息怒。文书上所言‘真定尚有十万蒙特内哥罗降民及八千馀胡人俘虏需管束镇守’,颜良、文丑以此为借口带兵回常山国,表面理由倒也站得住脚。即便将来见了大将军,他们也自有说辞推搪。眼下最要紧的,是公子应善用此次击退曹操之功,全力争取嗣子之位!我与审正南皆会竭力促成。”
逢纪之意不言自明:只要袁尚能坐稳嗣子之位,大局在握,颜良、文丑也好,些许兵力归属也罢,都不过是细枝末节,日后自有手段收拾。
袁尚深吸一口气,强压下胸中滔天怒火,切齿道:“逢先生所言极是!只要我得嗣位,颜良、文丑再不甘心,也唯有俯首称臣!难道他们还能去投袁谭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