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诸葛亮为刘备揽贤,再得一九卿之才(第2页)
还有一回,御史中丞鲍勋因性情刚正,屡次得罪曹丕。曹丕心生嫌怨,便寻了个莫须有的罪名,以“指鹿为马”般的污蔑手法,将鲍勋定罪,并交给时任廷尉的高柔处置。曹丕的意思,显然是要借高柔之手除掉鲍勋。*3-y\e-w·u~./c_o-m¨然而高柔洞悉其中冤情,查明真相后,断然拒绝执行曹丕的命令。曹丕大怒,竟直接将高柔调离廷尉职位,另派新官强行处死了鲍勋。
诸如此类的事情都足以证明,高柔确是个秉性刚直、遇强不屈、秉公执法之人。
此外,高柔在尊崇儒学、进谏皇帝制止奢靡之风等方面,也多有建树,可见其风骨卓然。
这是个九卿之才。
如今天下大乱,刘备虽然尚未在河北公开打出旗号,但要成就大业,网罗天下英才绝不可少,像高柔这样才具超群、品性刚直的贤臣,正是可以辅佐明主、匡扶乱世、重振朝纲的重要人物!
比起邺城跟着袁绍的文武,整日里不是结党营私,便是互相倾轧排挤,贤愚忠奸混杂一处,如同云泥之别,高下立判!
看着高柔,诸葛亮不由得想起了当年一起制定《蜀科》的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人。
如今刘备的战略方向有所变化,法正那几位精通律法的人才,短时间是指望不上了。
诸葛亮借袁熙之手柄高柔调到真定,就是为了将来刘备正式在河北公开打出旗号后,能有精通律法的人才共同制定适合河北的新律令。
高柔今年才二十七岁,正是大展宏图的好年纪。
几樽酒后。
一同赴宴的常山国相陶升便拍着胸脯邀请高柔担任常山国的“法曹掾”,全权负责刑法诉讼事务。
陶升也是个机灵人,知道以高柔的出身背景和才学,来常山国当个法曹掾真是屈才了。
但陶升也明白,高柔这样的人,即便当法曹掾也不过是个跳板,日后必定步步高升,现在主动邀请,无非是想先结个情谊,日后等高柔高升了,也好念及旧情关照他这个老上司。
未等高柔同意,诸葛亮也开口了:“单单一个法曹掾恐怕还不够。陶相莫非忘了,那十万投诚的蒙特内哥罗军百姓虽然在常山国境内屯田,但不归常山国管辖,是直属于左将军府的。这也是左将军当初对张燕等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