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许攸自保谋划私利,诸葛亮将计就计(第2页)
顿了顿,许攸声音压低:“在此等情形之下,大将军若再强行插手幽州七郡人事,恐怕徒惹刘备猜疑徨恐。前番我因审配擅自捕拿我家眷,一时激愤投效曹操,累及大将军兵败官渡,此等锥心悔恨,我实在不愿再见重演!”
说到此,许攸语气微显激动,眼中流露出貌似真挚的“后怕与自责”。.l+a^n¨l_a?n-w-x¢..c~o?m¨
见袁绍神色未变,许攸又稍稳心神继续道:“刘备既已将家小尽数留于涿郡,料想刘备必不敢背叛大将军而投曹操。依我之见,大将军不如示之以宽仁,多用钱帛财货赏赐那些已被刘备任命的幽州官吏。此举不仅能显大将军的胸襟器量,还可安抚刘备及幽州诸官吏。纵使刘备将来心生异志,受了大将军恩惠的幽州官吏中,也必定会有心向大将军之人!”
许攸这一席剖析,条理清淅,利害分明,更是以自身惨痛教训为鉴,实则不露痕迹地表露了现下的立场:只要袁绍还执着于立袁尚为嗣,许攸便不愿刘备这条退路被彻底断绝。
正如诸葛亮所言:世事无常,乾坤变化莫测,谁也不能预料明日是否会有意外。
即便许攸不会如先前叛袁投曹一般再叛袁投刘,也得为自己留条后路!
毕竟袁尚那是真的想杀许攸!
许攸更希望的结果是:袁谭赢了袁尚当了嗣子,如此一来许攸就可以助袁谭扫灭刘备、曹操等人,最后功盖群臣,成为大仲皇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诸臣之首!南阳许氏亦可成为四世三公!
闻言,袁绍又陷入了沉默。
刘备对袁绍而言,既有威胁,又不能轻易除去。
尤其是当下内事未决,袁尚还没能如愿的当上嗣子,这让袁绍更不敢轻易挑起与刘备的争端。
万一刘备也跟许攸一样临阵反叛,再假以道义,袁绍也不能确定会有多少郡县官吏士民响应刘备。
风险太大,袁绍得仔细斟酌。
过了许久。
袁绍眸中疑虑褪尽,沉凝如冰:“子远言之有理。眼下曹操势大,孤的确需要借重于刘备来牵制曹操,理当善待刘备留在后方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