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刘备向袁绍哭穷,又拐走了颜良文丑(第2页)

 

 听着刘备这番合情合理、又暗含恭维的解释,袁绍一时语塞:都说是挑选的精锐了,难道还强逼拉出些乌合之众去充数?
 

 人带多了,粮草不济反倒成了负担。
 

 一旁的袁熙也跟着哭穷:“大将军,左将军在幽州委实艰难,此番虽然带足了精兵猛将,但要袭扰关中的确声威不足。.幻¨想\姬! *首.发-”
 

 听着袁熙的帮腔,袁绍更觉牙疼:你到底是谁的儿子?帮谁都分不清楚吗?
 

 “玄德所言,也有道理。颜良、文丑可随你同往。”暗暗平息内心的躁火,袁绍眉头紧锁,思忖片刻,权衡利弊后终于开口,但却改了刘备请求的数量:“不过兵马数量需减。他二人各带一千精兵即可,这两千人就从常山国那一万屯田军中挑选最善战的步骑兵卒。如此安排,玄德意下如何?”
 

 刘备闻言,心头暗暗一喜!
 

 原本提出让颜良、文丑引兵同往,不过是试探之举,刘备也未抱有太大期望。
 

 没料到袁绍竟如此爽快地答应了!
 

 虽然兵马数减半,但能把这两人带去袭扰关中,已是意外之利!
 

 刘备此来,本就有以庞统、徐庶为军师,关羽、张飞、黄忠为大将,袁??、夏侯博、辛哲、焦触、张南等为副手,并挑选本部精兵的精干班底。
 

 如今再有颜良、文丑二人率领常山屯田军中的两千精锐添加,这支军队的战力,已然不逊于当初曹操奔袭乌巢时那猛将劲卒组成的五千精锐了。
 

 而这五千之数,也恰恰是刘备最擅长指挥调度的规模。
 

 大军团指挥需要极高的天赋与经验,兵力越多越难指挥,而对刘备而言,目前也只适合指挥万人以下。
 

 这也正印证了那句兵家至理:兵不在多,而在于调遣有方。
 

 只要运筹得法,将帅一心,兼之将勇兵悍,便可以寡击众;若是调度无方,纵有十万大军,也会如袁绍一般在官渡损兵折将,惶惶而奔。
 

 看着刘备与袁熙联袂告退的背影,袁绍心中陡然升起一股难以言喻的烦闷堵滞之感:明明是自己在谋划驱使刘备,但此刻的感觉,却仿佛是被刘备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