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刘备未至,就被荀谌断言非池中之物(第2页)

 

 虽然钟繇是郭援的舅舅,但立场上郭援是不会讲亲情的,兼之郭援自恃出身且又自傲文武,也从没将钟繇当回事。+小`税^C?m·s- ^首`发^
 

 在郭援眼中:其舅钟繇是个小时候落水差点淹死、脑子进水了不灵光、四十多岁了还一事无成的“废物”,董卓之乱时还被裹挟至长安,靠屈膝下跪才苟得性命,又因天子动归时公卿死伤惨重才得以被提拔,最后还是靠荀彧关系投靠曹操得了司隶校尉,是个只会空谈、毫无真本事的俗士。
 

 而郭援的舅母每次探亲都要跟郭援的母亲抱怨称钟繇只知道读书练字不知道置办家业,自己时常还得拿嫁妆补贴家用,若不是颍川钟氏也是豪门大族,郭援的舅母都想另嫁了。
 

 从小到大,郭援对钟繇的印象除了“废物”还是“废物”。
 

 一旁的祝奥见状,忙为郭援帮腔:“郭从事勇冠三军,智深如海,兼有古之贲育之勇力,并具良、平之智谋!实乃不可多得的帅才!若使君肯委以重任,授郭从事统兵之权,提一支劲兵直取河东,定当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祝奥这一句句的吹捧之语,听得郭援也是极为受用。
 

 听完郭援激烈的抗辩和祝奥的推崇,高干并未立刻回应,而是低头沉吟。
 

 与郭援积极想要建功不同,高干首先领会的是袁绍的意图。
 

 为什么袁绍要让刘备来上党?
 

 一是刘备征战南北多年骁勇善战,二是袁绍要借机消耗刘备的实力,这也是为什么高干即便不满刘备迟迟未至也依旧要在上党等刘备的原因。
 

 见高干不开口,郭援心中更如烈火灼烧,再次请命,语气也变得坚决:“使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今尚公子在兖州前线与曹操连番激战,正值危难之际!大将军欲立尚公子为嗣子的心意,我等皆知!试问若因我等袭扰关中不力,致使尚公子前线再失利,我等如何向大将军复命?末将在此立誓,若此番提兵不能克复河东,愿领军法,提头来见!”
 

 高昂的声音打断了高干的思路,但高干的目光却没有投向郭援,而是转向沉默不语的荀谌:“友若,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