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刘备令庞统号令众将,荀谌贼扎心了(第2页)

 

 张飞乐得呵呵直笑,又向刘备拱手请命:“大哥,请下令吧!”
 

 刘备笑而不语,而是直接取下剑印递给庞统:“庞抚军,此战便由你调兵遣将。”
 

 此番来河东,刘备也是有意给庞统机会来施展才能。
 

 毕竟在诸葛亮和徐庶口中,庞统也是罕见的天下奇才,是可以出将入相的。
 

 相的才能,刘备见识过了。¢1¢5!8?t+x`t*.-c?o¢m¨
 

 将的才能,刘备还需静观。
 

 这一幕,再次惊骇了高干和荀谌:左将军竟然将调拨遣将的大权交给了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
 

 尤其是荀谌,此刻颇不是滋味。
 

 若按履历,荀谌曾是袁绍十万大军的谋主;可按职权,荀谌在袁绍麾下也就一个献策的。
 

 既不如曹操的谋主荀攸可以深得曹操信任,更不如庞统一般可以直接被刘备授予剑印。
 

 似荀谌这般胸有韬略的,谁又甘心只当一个小小的献策谋士?
 

 更令荀谌扎心的是:荀谌都年近四十了,而庞统才二十出头!
 

 一时之间,荀谌有些恍惚,下意识的想起了荀彧投曹时的话“袁绍好谋无决,终不能成大事;兼之外宽内忌,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安乐。”,不由眼神黯淡。
 

 刘备瞥了一眼落寞的荀谌,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在拉拢人心上,刘备自诩第二,也没几个敢自诩第一。
 

 故意当着众人的面将剑印交给庞统,刘备也是在有意向荀谌表现出器量胸襟和知人善用。
 

 袁绍的三大谋主中:许攸自视甚高即便是袁绍这个故交也是说叛就叛,刘备可以为了利益而保许攸一命但绝不会信任许攸委以大事;田丰刚直不阿韬略过人,但深受袁绍恩义而不愿与刘备走得太近;剩下的荀谌,既不似许攸一般反复无常,又不似田丰一般深受袁绍恩义。
 

 换而言之:许攸是跟袁绍是二十馀年的故交,不会为了刘备一点小恩小惠就离开袁绍;田丰刚开始被袁绍厚礼相请时,袁绍的恩义也不亚于刘备三顾茅芦,故而这二人最难拉拢;而荀谌则是颍川动乱后为了避祸才去投奔袁绍,虽因才学名望而受袁绍礼遇,但又惯于明哲保身且独立于袁尚袁谭的嗣子之争外而当不了袁绍入幕之宾,也最适合用“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来拉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