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刘备延揽四方志士,张飞劝贾逵择主(第2页)
刘备微微颔首:“庞抚军曾对我言,绛邑长既能据小城而阻郭援,定是善兵之人。既是善兵之人,便一定明白皮氏乃兵家争胜之地。可缓攻绛邑,让河东太守王邑有胆子增兵皮氏。若在皮氏一战而定,则河东诸县,皆会望风而降。”
贾逵愕然当场。
刘备的语气不疾不徐,似在陈述一件极其普通的事,然而听在贾逵耳中却是惊骇莫名:怕王邑没胆子出城而故意缓攻绛邑,如此王邑便会生出小觑之心而增兵皮氏,连绛邑小城都能守上半个月,皮氏大城岂不是随便守?
惊骇之馀,贾逵又心生羡慕。晓说宅 免沸悦黩
庞统只是个二十出头的,就已经是左将军麾下抚军中郎将;贾逵快三十了,还只是个小小的绛邑长。
贾逵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幼立志从军,在孩童时期便在戏耍时常设部伍为乐,其祖父贾习发现了贾逵的天赋后,口授兵法数万言。
然而一个落魄之家,即便曾为河东大族子,也顶多能当个郡吏,贾逵当了几年的郡吏,才侥幸补缺当了绛邑长。
贾逵又不由暗暗叹气:若王府君亦能以我为将,我又何至于沦落至此?
空有才能而无法得到施展的机会,对贾逵这类寒门出身的,是最大的挫败。
看着一群自恃出身却无德无才的豪门子弟执掌权柄,对贾逵而言亦是一种折磨。
觉察到贾逵的神情变化,刘备忽而又问:“贾县长的家小可在城中?”
贾逵点头:“有妻柳氏,祖父亦在城中。”
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喜色,刘备又问:“尊父母可也在城中?”
贾逵摇了摇头,语有落寞:“我在少时,父母便没于战祸,幸有祖父,方能苟得性命。”
“贾县长勿怪,是我失礼了。”刘备亦有感同身受的戚戚感,拱手赔礼。
贾逵叹了口气,回礼道:“世事无常,我早已习惯了,左将军不必介怀。”
见气氛有些沉闷,刘备向张飞使了个眼神。
张飞会意,大呼道:“贾县长,你有一身本事,岂能埋没于绛邑小县,不如你今后就跟着俺大哥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