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袁绍已经老了,许攸竟献策效仿陶谦(第2页)
然而,想让袁绍拉下脸面给曹操低头,比杀了袁绍还难。
若袁绍肯拉下脸面,官渡之战后就可以直接投了,压根不会强撑一年后还在尤豫不决。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袁绍直接无视了许攸所提议的第一条路,问道:“第二条路呢?”
许攸似乎也猜到袁绍不会选第一条路,只是略微耸了耸肩,便又开口:“第二条,放弃河北,远遁辽东,将公孙度取而代之,即便不能中原称帝,亦可辽东称王。鸿特暁税王 勉废跃黩如此一来,本初既能保全袁氏一族,亦可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诸夷,再招贤纳士,设馆开学,广招流民,威行海外。来日中原纷乱后,亦可越海夺取东莱诸县,卷土再来!”
相对于第一条的委曲求全,许攸第二条杀意凛冽。
虽说袁绍目前的势力威望大不如从前,但一个正当壮年的袁绍加之许攸的智计以及颜良文丑等文武,要对付公孙度还是有很大的胜算的。
然而。
袁绍为人,一贯的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
昔日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曾以龙之为物来比喻世之英雄。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正如英雄为人,能屈能伸,即使处于逆境,也能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若是英雄,定会采纳许攸的第二条路,以退为进,于辽东屈身守分,以待天时。
但可惜。
袁绍不是英雄。
许攸的第二条路虽然听起来挺让人热血的,但袁绍已经没了东征辽东的胆气。
对于许攸的第二条路,袁绍依旧没有表态,而是直接询问许攸第三条路。
“第三条”许攸语气多了几分复杂:“效仿陶谦。”
袁绍猛然抬头,与许攸的目光对视,双眸瞬间迸射慑人寒意:“子远是要让我将河北拱手让给刘备?”
许攸轻轻叹气:“本初。如今的你,又还能掌控河北几郡几县?说好听是将河北拱手让给刘备,说难听点,只是让本初赚个名头。就如陶谦昔日口称让徐州,实际上只让了个残破的下邳,就连麾下的丹阳兵都不听刘备的。陶谦一个粗鄙武夫都能落个三让徐州的美名,本初出身四世三公袁氏,美名又岂能不如陶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