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诸葛亮飞马入常山,刘备图河间渤海(第2页)

徐庶拱手:“主公英明!”

与徐庶商议了细节后,刘备便着手致书袁荣、张陟、徐勋三人,又令典客从事孙乾亲往。

自娶卢植之女、且迎恩师郑玄回涿县后,孙乾可谓是春风得意,事业、家庭都令人羡煞。

得知刘备欲招抚河间国和渤海郡,孙乾亦是没有半分推诿:能以舌辩之术助刘备得到河间国和渤海郡,其功劳亦不输于军事攻占。

而舌辩之术,又正是孙乾所擅长的。

即便当前局势有利于刘备游说,想凭借舌辩之术就得到河间国和渤海郡也得具备两个基本:一是学识丰厚且能临机应变,二是师门显赫且有不俗名望。

而这两个基本,孙乾都具备!

主对袁往来的典客从事,不是谁都能当的。

不几日。

孙乾抵达了河间国乐成。

河间相张陟与魏郡太守袁荣都在城中。

得知孙乾来意,又见刘备致书,张陟和袁荣皆是惊讶不已。

自得知袁尚袁谭在黎阳兵败又困守邺城后,袁荣就有引兵回援的想法,只是这个想法被张陟阻止了。

张陟的理由很简单:袁荣守城尚可,去回援邺城与曹操在城外作战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救不了邺城反而还会损害邺城的士气。

袁荣亦有自知之明,在听了张陟的理由后便在乐成按兵不动;然而二人的家眷亲朋都在邺城,每日亦是煎熬,只能加派斥候打探邺城战况。

如今得知刘备已派沮授前往邺城且刘备又令诸葛亮急赴常山统筹接应之事,惊讶之余,二人亦是欣喜。

“素闻尚公子与左将军不和,不曾想左将军竟能舍小怨而顾大义,不仅请出沮公入邺城,还遣诸葛军师飞马入常山统筹接应之事!我本以为家小困于邺城,死生难料。故而夜不能寐、食不甘味。谁曾想左将军仁义至此,实乃大幸啊!”袁荣语气中掩饰不住的喜悦,端着刘备书信的双手也忍不住颤抖。

张陟亦是拍案而起,面上罕见地绽开笑颜:“妙哉!妙哉!我等日日煎熬,斥候探报亦无喜讯,而今有左将军援护,可比你我亲率兵马回援邺城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