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涿县夜话,诸葛亮的婚事也有了回音(第3页)

 

 刘备含笑点头,眼中是了然与欣慰:“正是如此!黄公真乃深明大义之士。他深知你志向所在,更深信你为人品性纯正高洁。此举之意,乃在先行四礼以定名分,使彼此心迹昭然可鉴,免你后顾之忧。待得来日乾坤稍定,两地便利之时,再行完礼,迎娶佳人。如此既合古礼周全名分,又不误眼下匡复大业,实为两全其美之策!”
 

 “主公,此恩此情,亮何以为报!”诸葛亮起身,深深一揖,真挚而激动,若无刘备暗中相助,黄承彦又岂会回此书信?
 

 刘备扶起诸葛亮,温和而笑:“军师不必如此。你我既已同心匡扶汉室,你的家事亦是我所挂怀之事。如此安排甚好,你也可安心,莫负了黄公的信任与期许。”
 

 诸葛亮用力点头,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亮必竭尽驽钝,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心情平复,二人重新落座。
 

 紧绷的氛围散去,室内暖意更浓。
 

 刘备看着诸葛亮因喜悦而焕发神采的脸,也倍感轻松,便聊起些日常琐事:“说来有趣,”刘备语气轻松,“近来,宪和日日去向蔡大家请教琴艺。”
 

 “哦?宪和兄竟也精于此道?”诸葛亮有些意外。
 

 刘备笑着摇头:“非也非也。宪和每次去都必是正襟危坐,对着那琴案肃容下拜,口口声声说要‘仰慕伯喈公琴艺高绝’,学其遗风方不辞烦扰,希望蔡大家能替伯喈公收他这个学生。”
 

 刘备眼中带着捉狭的笑意,“不过依我看,怕是不仅仅在琴音之间。”
 

 诸葛亮闻言也忍俊不禁:“宪和兄性情疏放,有此一举,倒也不奇。只是蔡大家非寻常女子,心思何等玲胧?她对宪和兄这份‘诚心向学’究竟有几成真意想必早已心如明镜?”
 

 两人相视,会心一笑,都为简雍这份带着些许笨拙的小心思感到有趣。
 

 谈笑过后,话题重归紧要政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