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新钱利弊及应对,诸葛亮乱世重典法(第3页)

 

 又取帛书递与曹宣,道:“此有《九郡三国岁入测簿》,今岁新钱发十二万万钱为上限,若粮价压至百五十钱即停发。量与价钩锁相生,岂容泛滥?”
 

 曹宣扫了一眼《九郡三国岁入测簿》,即便精于计算也感到头脑发胀:军师竟能将九郡三国岁入测算到这般细致?
 

 等等,军师不应该长于将略吗?怎对理民之事如此精通?
 

 在曹宣惊愕之时,诸葛亮忽又敛容厉声:“曹操若倾五铢坏我经济,可行三策。
 

 一为钱铸密符,新钱背镌郡治暗记,跨郡流通须换符验印,曹贼之钱无符入境,市吏立察可截!
 

 二为以工代兑,北迁新民赋税只收新钱,而筑渠修城之役,皆以新钱日结工酬,曹贼纵运百万旧钱,民不以之易粟,终成废铜!
 

 三为商盟围剿,凡用无符旧钱交易者,盟内断其商贸,商道一绝,曹贼之钱亦只是废铁。”
 

 曹宣越听越心惊,下意识的问道:“若九郡三国的世家豪族,不愿旧钱换新钱,亦或者借机生事,又当如何?”
 

 诸葛亮羽扇轻摇,嘴角泛起冷意:“那就更简单了。盛世之术岂能适用于乱世?乱世当用重典,以儒为皮,以法为骨,或恩或威,或仁或暴,顺左将军者昌,逆左将军者亡,又有何人,敢生事端?”
 

 曹宣猛然反应过来。
 

 诸葛亮可从来没将自己标榜为只会讲道理的儒生,被诸葛亮依据法理而抄家的豪族也不是一个两个了。
 

 诸葛亮给世家豪族讲道理的时候,世家豪族得听,若不听,
 

 念及此,曹宣再无疑虑,拱手道:“属下愿助军师成事!”(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