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神纹本神
第333章 夏侯渊意欲劫营,刘备的深层次套路
夏侯渊怀疑刘备是故意如此,武艺分明逊于自己,却偏要摆出一副世外高人的姿态惑敌惑众。
方才数合交手,由于不太适应刘备双手长剑的攻击,夏侯渊一直处于谨慎的半攻半守姿态,看起来就好像夏侯渊处于下风似的。
而实际上,在刘备喊停的时候,夏侯渊就已经要摸清刘备的攻击套路了。
只要再打几个回合,夏侯渊笃定能将刘备按着打。
结果刘备却卡在关键时刻选择了弃战,还故意高呼“夏侯渊,你不是我对手”,听起来仿佛真的能稳赢夏侯渊似的。
偏偏夏侯渊还对此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备从容而退。
“刘备匹夫!莫非以为我看不穿他的心思?所谓一日时间准备,不过是缓兵之计,欲趁此巩固营盘!兵者,诡道也。我等应当趁其立寨未稳,今夜劫营破之!”回到本阵,夏侯渊立刻向徐晃、李典道出劫营主张。
徐晃与李典对视一眼,各自沉吟。
依兵法而论,夏侯渊所言确有道理。
刘备初至,稳固营寨确需时日,徐晃、李典同样怀疑刘备阵前搦战,旨在拖延时间。
“劫营虽是可取,但刘备必有防备,需当万分谨慎。”李典表达了审慎态度,却未全然反对。
徐晃欲言又止。
内心上,徐晃更倾向于等曹纯闻讯驰援乐成,再以压倒性兵力击溃刘备,但又恐此言一出徒惹夏侯渊不快。
况且李典先前剖析亦在情理之中,刘备既至乐成,焉知诸葛亮未到南皮?
若诸葛亮真在南皮,那么曹纯就无法抽身前来合击。
值此情形,趁刘备营盘未固之际实施劫营以挫其锐气,便显得至关重要了。
思虑片刻,徐晃也咬牙附和:“末将愿随将军行事!”
“好!”夏侯渊喜形于色:“今夜我为先锋,公明压后,曼成坐守大营。倚仗兵力之利,定要叫那刘备尝尝我的利害!”
在夏侯渊兴致勃勃的准备今夜劫营时,刘备也同样在思虑大军初来立寨未稳以及兵力不如夏侯渊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