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神纹本神
第351章 曹刘罢兵,受伤的反而是昌豨公孙度
夏侯渊虽然不是夏侯涓的亲生父母,但饥荒年的养育之恩更胜亲恩,如今夏侯渊遭难,夏侯涓不论如何都不能袖手旁观。
故而,即便知道曹操在道德绑架,夏侯涓也得点头应诺。
“愿遵司空钧令。”
为了避免救回夏侯渊而让军法的威严受到影响,曹操又让夏侯涓配合演出了一出“侄女舍生救叔父”的戏码。
先是夏侯涓故意抛头露面的出现在衙署外,高呼“请司空做主”;随后入内当着曹操麾下文武的面请曹操能设法救回夏侯渊。
被曹操以“孤早行军法,不为贼人持质而妥协”为由驳斥后,夏侯涓又以头叩地,泣血往事,声称“愿为叔父替死”,但此举依旧被曹操驳斥,曹操更是佯怒让曹休将夏侯涓押回谯县。
就在众将皆被夏侯涓的孝义感动纷纷请求时,郭嘉又适时的出来讲“大汉以孝治国,不可绝了士民孝义之举”,并提议让夏侯涓去换回夏侯渊,曹操佯装不肯更是怒斥郭嘉,直到夏侯涓将头都磕破了这才让曹操松口。
曹操又狂飙演技,声称“此举乃是耻辱,众将当知耻而后勇。”,引得众将一阵士气高昂后,这才让曹休亲自护送夏侯涓去观津。
为避免刘备趁机扣留人质又不归还夏侯渊,曹操还派人将“夏侯涓舍生救叔父”一事广为宣传,又让夏侯涓每走十里就要祭祖一次。
等舆论声势造足后,夏侯涓才堪堪抵达观津城。
曹操这奸诈的舆论造势,也早被刘备和诸葛亮看破,但看破归看破,刘备明知是计也不得中计。
刘晔曾评价刘备“有度而迟”。
度指的是刘备胸襟开阔、善于容人,能凝聚人材;迟指的是刘备决策谨慎,常因情感或道德顾虑错失时机。
故而一旦涉及到情感和道德层面,刘备的决策就无法保持理性。
因此,当刘备见到夏侯涓泣血哭泣,额头还磕破后,即便先前与诸葛亮商议了一堆应对的话术,此刻也全都抛之脑后。
只言“两家战事,却祸及无辜,实乃我之过也。”,并表示可以将夏侯渊放归且也不需要夏侯涓留下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