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许攸在辽东助刘备,张飞为赵云保媒(第2页)

不过在这之前,许攸并未明确的将计划告诉刘备,而是致力于为公孙康效力。

不论是替公孙康除掉袁熙袁尚还是为公孙康讨伐高句丽出谋画策,许攸都是竭尽全力的去思虑筹划,除了贪财的习性未改外,在公孙康麾下看起来跟忠臣一般无二。

而公孙康也不在意许攸贪财,反而还因此对许攸深信不疑,若臣下不贪财也不好色,那么贪好的可能就是公孙康的人头了。

诸葛亮在探得许攸如今在辽东身居高位且深受公孙康信任后,便断定公孙康已经没了威胁。

如今的许攸,就如“伪战神”郭开一样,地位越高,越能让公孙康内无良将外无援手。

与郭开不同的是,许攸是切切实实在为刘备的利益着想,即便身处的位置不同,论功绩也不会逊色关张等大将。

听了诸葛亮的分析后,刘备遂按下心头的忧虑,同意与公孙康结盟。

随后,刘备又问向诸葛亮:“袁熙袁尚身死辽东,是否要告知本初兄?”

诸葛亮沉吟片刻,道:“袁绍两个儿子死在辽东,于情于理都应知会一声。如今袁绍只剩独子袁买,为防曹操细作寻机刺杀,主公应多加防护。”

两个势力的争锋,不仅仅只会用军事上的手段,离间、刺杀等诡计也会层出不穷,诸葛亮也不会相信曹操是个守规矩的人。

倘若袁买在刘备眼皮子底下被曹操的细作刺杀,即便袁绍猜到是曹操所为也会心生不悦,袁氏旧部同样也有可能会被奸人煽动而对刘备滋生不满。

刘备明白诸葛亮的担忧,遂一面派人给袁绍通传消息,一面增加了对袁买的保护。

由于袁熙袁尚都无子女,兼之二人又死在了辽东,二人的妻妾也随之各回娘家。

不能怪袁熙袁尚的妻妾无情,二人的妻本身就是家族联姻而非自由恋爱,都是为了双方家族的利益才结合在一起。

若有子女,还能养育子女守节;若连子女都没有,就只能回娘家了;哪怕身份地位高贵如蔡文姬,在卫仲道死后也只能返回娘家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