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事后诸葛亮,三兴大汉神纹本神
第360章 荆州人想自保,伊籍劝刘表响应刘备(第2页)
刘表麾下还有个中郎将叫黄忠,如今在刘备麾下效力。
黄承彦又答应先在荆州行六礼的前四礼,将独女黄月英许配给了诸葛亮。
而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将军,监统内外;庞统是刘备的抚军将军,督中山、常山、上党三处军务;黄忠又是刘备委以重任的大将。
有这错综复杂的关系在,若说刘表没跟刘备结盟,哪怕刘表将心窝子挖出来了曹操都不会信。
念及此,蒯越跟蔡瑁有不同的看法,道:“曹操姓曹,且猜忌多疑;刘备姓刘,且素行仁义。使君若助曹操,今后必为曹操所害;反之,使君若助刘备,则刘备念及宗室之谊,定不会为难使君。”
蔡瑁见蒯越竟然不支持自己,微感诧异,遂反问道:“使君若助刘备,曹操必难抵挡,假使刘备将曹操取而代之,携大胜之威南顾荆州,以‘同宗之谊’迫明公归附,我等又将如何自处?”
一旁的蒯良见蔡瑁蒯越争执,忙出声斡旋道:“二位不必相争。我以为使君应响应刘备但不可真的出兵许都。宛城本是荆州北部门户,因张绣降曹而被曹操所得。使君整军于新野,扬言欲兵出宛城,使曹操分兵戒备,此为‘势助’刘备而不实际交兵;同时密令江夏严守,防孙权趁乱生事。待曹刘胜负渐明,再定行止。”
蒯越反驳道:“此言差矣!势助此举,恐两头不讨好。刘备若胜,嫌使君不尽全力;曹操若胜,必怒而南征。”
一时之间,蔡瑁、蒯良、蒯越,以及场中众文武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能有此现象,也怪刘表自己。
刘表只有守成之心而没有进取之心,以至于麾下文武所思所虑不是着眼于天下,而是着眼于荆州本土。
即便是蒯越支持刘备,想的也是今后刘备能念及同宗之谊善待刘表,而不是支持刘备后可以向北扩张吞并曹操的人口疆土。
一群没有进取之心的文武,也难以真正想出与天下群雄相争的策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