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领先了近一千年的教育方式(第2页)

 “中了!三哥中了!”狄说欢呼起来。 

 狄惠自己都不敢相信,怯生生地看向沈瑜。 

 “好!”沈瑜笑着鼓励,“惠儿想问先生什么?” 

 狄惠鼓起勇气,小声问:“先生,书里说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那...那我们呼出的气,是清的还是浊的?它怎么不上天呢?”这问题充满孩童天真又执拗的探究。!微-趣+晓.税*惘- ,埂-歆\罪?筷_ 

 沈瑜眼睛一亮,这孩子心思够细腻! 

 他唤来小厮拿来一个瓷碗和一盆清水,又拿起个瓷碟:“看好了。” 

 他抽出张纸点燃,迅速的放入瓷碗底部,趁着火种未灭,迅速将瓷碟扣在碗口之上。 

 约莫一弹指的功夫,他又将盖着碟子的碗慢慢倾斜,垂首放入清水之中,并且小心翼翼的掀起瓷碟的一角。 

 只见水并没有立刻涌入碗中,而是先有许多气泡咕噜咕噜的从碗底冒出,上升到水面破裂。 

 “咦?”三个孩子连同狄咏都瞪大了眼。 

 “火焰燃烧,消耗了碗中清气。”沈瑜解释,“碟子盖紧,则碗中世界与外界隔绝。” 

 “是以水要进去,需要先把里面的气给赶出来。” 

 “我们呼气,温热湿润,比周遭凉空气轻清,所以冬日呵气如雾,向上飘散。它非不上天,只是我们所见有限。这天地之气,无时无刻不在流动升降,化云化雨,润泽万物。这便是气的玄妙。”他边说,边在狄惠的名字旁画了一朵小小的云。 

 狄惠听得入了迷,眼中的怯懦被一种专注的亮光取代,用力地点着头。 

 游戏继续,气氛越来越热烈。 

 当沈瑜拿起《诗经》,翻开《关雎》篇时,狄说正好投中。 

 小家伙兴奋得小脸通红,指着书上的字:“先生!这关关雎鸠,是两只鸟在唱歌吗?它们是不是在找伴儿?”他奶声奶气,用词稚嫩,却歪打正着点中了核心。 

 “说儿聪慧!”沈瑜毫不吝啬夸奖,“正是!春日水畔,雎鸠鸟儿关关和鸣,如同青年男女心生爱慕,相互唱和。这便是比兴之法,借鸟鸣起兴,引出君子思慕淑女之情。你们想想,鸟叫是不是如这关关之声,是不是像在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