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未来的驸马都尉(第2页)

 又过了一年,庆历二年,西夏再次分兵两路大举攻宋,在定川寨,宋夏会战,结果依旧是大败。 

 之后宋夏和谈,每年要给西夏二十五万的岁币。 

 同时因为战斗连番失利,北边的契丹也“聚兵幽燕,声言南下。”赵祯又让富弼为使,去契丹谈了个每年多给十万匹绢,十万两银,才得以解决。\x~x`s-c~m¢s/.?c·o¨m? 

 于是赵祯开启了庆历新政,可惜只有两年,就失败了。 

 庆历新政的失败,赵祯一首认为是新党缺少新鲜血液的缘故。 

 夏竦带着旧党对新党的改革变法近乎疯狂的阻挠,而他作为皇帝又不得不权衡朝堂。 

 以至于变法失败,等到前几年夏竦死了之后,还未来得及召回范仲淹,后者便也病逝。 

 许久,赵祯才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惯常的温和,却带着一种金口玉言的沉重分量: 

 “沈瑜。” 

 “学生在。”沈瑜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颤抖。 

 “你献祥瑞于国有功,救公主性命亦是有功。然,冒犯天颜,其行可诛。” 

 赵祯的声音顿了顿,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沈瑜心上。他继续道: 

 “朕念你救人在先,情有可原,献祥瑞之功,更是活命无数。死罪可免。” 

 沈瑜心中巨石轰然落地一半,后背己被冷汗完全浸透。 

 “然,”赵祯话锋一转,目光如炬,“死罪虽免,活罪难逃。皇家威严,不容轻慢。公主清誉,更需周全。” 

 来了!沈瑜的心再次悬起。 

 “朕意己决。”赵祯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清晰地回荡在延和殿中: 

 “其一,赐婚福康公主赵徽柔于你。待你秋闱之后,择吉日完婚。” 

 这便是“尚公主”的旨意,用驸马的身份,彻底堵住悠悠众口,将污点变成佳话。 

 “其二,” 

 “朕知你心向科举,志在功名。然祖宗法度,驸马都尉,例不授以要职。” 

 就在沈瑜心中那点刚刚燃起的科举小火苗即将被浇灭之际,赵祯的声音陡然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