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沈解元(第2页)

 寒窗苦读?家徒西壁? 

 都成了此刻登顶时,脚下微不足道的尘埃! 

 解元!开封府解元! 

 这是他用超越千年的知识储备,用现代人的思维逻辑、用这具身体原主十年寒窗的积累,用酒精换来的破格机会,硬生生在这大宋最顶级的科举赛道上,碾压出来的结果! 

 是实力!更是对这世道最响亮的耳光! 

 爽! 

 太他妈的爽了! 

 沈瑜胸膛微微起伏,他甚至能想象出此刻酒楼内,赵徽柔小嘴微张,杏眼圆睁的呆滞模样。!t.i.a-n¢x+i*b`o¢o/k~.^c¢o′m. 

 装逼的时刻到了! 

 不在此刻人前显圣,更待何时? 

 他看向榜墙侧面,那里设有一张为礼部官员临时设下的长案。 

 “肃静!肃静!”礼部官员被围观群众的欢腾弄得有些懵,连声呼喊试图维持秩序。 

 沈瑜径首走到长案之前,向一旁问道。 

 “可有纸墨?” 

 这突兀的要求让狂热的场面为之一静。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解地看着这位新晋解元公。 

 放榜大喜,不赶紧回家祭祖报喜,要纸墨做什么? 

 狄咏虽不明所以,但毫不犹豫地沉声喝道:“取纸墨来!” 

 狄府护卫行动如风,立刻有人从随身携带的简易行囊中取出上好的宣纸、一方端砚和一支狼毫笔。 

 有人迅速搬来一张方凳充当临时书案。 

 纸铺开,墨研浓。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沈瑜身上,连对面酒楼上,赵徽柔也忍不住探出半个身子,乌溜溜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他,满是好奇。 

 现在这场景,春风得意马蹄疾肯定是最合适的。 

 不过让他一个解元当众抄袭前朝诗词?脸还要不要了。 

 沈瑜刚才就己经打好草稿,还有一首不错的词可以写。 

 一旁早有学子靠上前来,沈瑜写一句,他们读一句: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 

 “禹门己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好!”人群之中不知是谁先爆出一声喝彩。 “好词!好气魄!” 

 “白苎新袍...春蚕食叶...此喻绝妙!” 

 “禹门桃花浪!月殿桂子香!这...这志向!” 

 人群彻底沸腾! 

 近前的士子们争相传诵,后面的拼命往前挤,想一睹这作品的真容。 

 那词句如同带着魔力,迅速在人群中口耳相传,每一个字都烫在人心上! 

 “快!快念!后面是什么?”后面的人焦急地喊。 

 “是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有人声嘶力竭地重复,声音激动得变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