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仁宗召见(第2页)
没有居高临下的命令,没有不容置疑的旨意,只有一位父亲为女儿终身大事的考量,以及一位君主对有功之臣的尊重与商榷。这便是仁宗。
中国历史上西位以仁为庙号的皇帝,其余三位分别是,元仁宗,明仁宗,清仁宗。\c¢u?i~w_e·i^j+u!.^i`n~f?o~
剩下这三人在位时间加起来都没宋仁宗一个人多。
仁义,是靠时间衡量的,哪怕赵祯的仁义是装的,装了整整西十二年,那就是真的仁义。
沈瑜心中微动。这位官家,确实担得起一个“仁”字。他放下茶盏,起身,对着赵祯深深一揖,语气诚挚:
“臣,谢官家厚爱!官家体恤,允臣自决,臣感激涕零。公主殿下金枝玉叶,下嫁于臣,实乃臣三生之幸。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官家所托,不负公主终身。婚期定于省试之后,臣无异议。”他回答得恭敬。
也在告诉赵祯,省试,他志在必得。
“好!好!”赵祯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那丝疲惫仿佛也淡了些,“如此甚好。朕便让司天监去选日子。省试在即,你专心备考,莫要分心。军器监那边,朕会着人盯着,不令琐事扰你。”
“谢官家!”沈瑜再次行礼。
正事议定,殿内气氛轻松了些许。
赵祯又问了沈瑜一些关于省试准备和经义理解的问题,沈瑜一一从容作答,见解独到,让赵祯眼中赞赏之色更浓。
约莫一盏茶后,张茂则轻声提醒:“官家,该进药了,苗娘子那边也差人来问过安了。”
赵祯这才止住话头,脸上倦意复现,对沈瑜温和道:“朕有些乏了。你且去吧,好生准备省试。”
“是。臣告退,官家保重龙体。”沈瑜恭敬行礼,在张茂则的示意下,躬身退出了后阁。
殿外的寒气扑面而来,带着雪沫的清冽。沈瑜长长舒了口气,紧了紧身上的青衫,沿着来时的宫道向外走去。
皇城的威严与肃穆在冬日里更添几分深沉。
刚走出延和殿所在的院落,穿过一道拱门,正要踏上通往宫外的长道,前方人影一闪,一个身着锦袍、身材微胖的青年男子正站在道旁,目光沉沉地望了过来。
他约莫二十出头,长相平常,眉眼间却凝着一股化不开的阴郁和敌意。
正是国舅李用和之子,李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