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朝堂之上(第3页)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尤其是文彦博和贾昌朝等人,脸色极其难看。狄青竟将国舅之子比作敌寇豺狼! 

 狄青毫不在意那些目光,继续沉声道:“沈瑜,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他为何要铤而走险,行此必死之事?诸位相公高居庙堂,可曾想过,若那被逼死的是诸位的父母妻儿,诸位是选择坐等那不知何时才来的国法,还是选择豁出性命,亲手讨个公道?!” 

 “酒精之功,活边军无数!沈瑜是边军将士的恩人!若朝廷今日因杀一豺狼而斩此恩人,狄青敢问,边关数十万将士闻之,心中作何感想?!军心若寒,士气若堕,谁人来守这万里河山?!” 

 狄青没有首接为沈瑜求情,而是将问题提升到了边防安危、军心士气的战略高度!他指出了朝廷纵容李玮这类权贵子弟在地方为非作歹,本身就是对保家卫国将士的莫大伤害!而严惩为受害百姓讨回公道的沈瑜,更会彻底寒了前线将士的心! 

 朝上诸位文官看向狄青的眼神都是震惊。 

 狄青的话语往小了说,用军心,民心来规劝大家。 

 往大了说,军心是你能提的吗?你是在威胁谁? 

 不过现在并没有人站出来说这个事情,只是都在心中又给狄青记了一笔。 

 良久,仁宗的声音从御座上传来: 

 “诸卿所奏,朕己尽知。” 

 “沈瑜一案,案情重大,牵涉甚广。李玮之过,舒州之弊,亦需彻查。” 

 “着三法司严加勘核,务求详实,将沈瑜所供、舒州民情、李玮行止及前因后果,一并查明奏报!” 

 “此案...容后再议。” 

 “退朝。” 

 群臣各怀心思地缓缓退出紫宸殿。 

 没有立刻定罪,也没有释放的信号。仁宗在女儿绝望的哭喊与朝堂激烈的纷争中,选择了暂时的搁置。 

 但这搁置本身,己是对“严惩不贷”呼声的一种无形削弱,也为那深陷囹圄的年轻人和汴京城里心碎的人们,留下了喘息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