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驱虎通狼之策(第2页)

 而是侬智高就不在他手里,大理国内高氏,杨氏的势力都不小,天龙八部中害的段延庆从太子沦落为乞丐的,就是这杨氏。 

 想到这里,沈瑜终于开口道。 

 “官家之忧,在于侬智高匿于大理,如鱼入渊,强索恐激段氏,纵容则遗祸边陲。大理非铁板一块,段氏虽王,高、杨二族根基深厚,尤以高氏权柄最重,常与段氏分庭抗礼,杨氏亦不甘寂寞。e_z\晓`税!网/ ~首!发-此非其国患,实为我朝之机。” 

 仁宗目光锁在沈瑜身上,示意他继续。 

 “与其首接向段氏索人,陷于被动,不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请陛下遣一精干能臣为使,名义上,乃为敦睦两国邦谊。然此使肩负密旨:抵大理后,不必急于觐见段氏国主,先行访高氏、杨氏之权要。” 

 良久,沈瑜再没有声音发出,仁宗气的咬了咬牙道: 

 “沈瑜,若是没人捧你,你是不会说话了吗?” 

 “这使者到了高杨两家,说些什么?” 

 沈瑜撇了撇嘴道:“不说啊,什么都不说。或者随便聊聊家常吧。” 

 仁宗和曹佾细细思量,算是明白了沈瑜的计策。 

 你段氏不好好干活,不体面,那我大宋就帮你体面,只要宋国使者去这两位权臣家中转一圈,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段氏自己的脑补。 

 越是聪明的人越会脑补。 

 虽说宋太祖赵匡胤用玉斧划界,不攻打大理,但是没说一定支持你段氏做皇帝啊。 

 绕开段氏王庭这个可能因颜面或忌惮而推诿的焦点,首接接触大理国内真正掌握实权、且有动力与段氏博弈的地方豪强。 

 将追索侬智高的压力,巧妙地转化为大理内部权贵向段氏施压的动力。 

 无论侬智高是否真的在段氏手中,段氏为了平息内部,也为了避免宋廷可能的军事干预,都不得不尽力去找,并最终交出侬智高。 

 良久,仁宗才缓缓开口:“此议...颇具新意。大理情势,确如沈瑜所言,盘根错节。驱虎吞狼...嗯。” 他既未肯定,也未否定,只是将目光转向曹佾:“国舅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