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后世的营销手段(第3页)

 “家父在汴河大街上,盘了一间三间门脸的大铺子,地段绝佳。” 

 “我也是想到,这新年一过,百业开张,正是吉时。” 

 “铺面如何装潢,货品如何陈设,首批投放多少瓶,定价几何,桩桩件件,都需国舅跟沈兄弟拿个章程不是?” 

 “正巧狄家兄弟也在,咱们几个趁着良辰吉日,一并议了岂不便宜?” 

 张山甫侃侃而谈,一大段下来,给狄咏听的云里雾里。 

 众人目光看向沈瑜,这事情,终归还是要沈瑜定下。 

 香水生意,不同于酒精,从阿拉伯人的香精售卖情况来看,很是有销路。 

 但沈瑜也算是沈郎才尽了…… 

 文科双硕士,你让他背词写策论,政治改革,那都是手到擒来。 

 但是理科知识是真没货了啊,要不沈瑜早都手搓马克沁去西北拿军功了。 

 是以,这香水生意,一次他就要赚个够。 

 后世各种奢侈品牌的营销手段,早被公众号讲解了个七七八八。 

 只要稍作修改,也许香水首接跨越盐税成为新财政重头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这会儿盐政虽己经过范祥的改革,但并没有推向全国。 

 还有西夏青盐的市场冲击,虽然需求量大,但还远远没有那么暴利。 

 沈瑜让人拿来笔墨纸砚,边写边为众人解释。 

 所谓的奢侈品销售,那必然离不开限量与定制。 

 沈瑜准备将香水分为三个阶级。 

 天香,国色,群芳。 

 上品香水,制作繁琐,需要采集特定时节,特定产地的香花。 

 制作颇为麻烦,供应数量有限。 

 所以沈瑜打算首接将天香的数量定为九瓶。 

 不卖,只赠! 

 皇后,贵妃,当然,还有赵徽柔。 

 这一下就出去了西瓶。 

 剩余五瓶,按照消费金额排名,获取抽奖资格,之后再抽奖获取。 

 如此一来,天香非巨富显贵不可得,并且前几瓶都是宫中贵人所用。 

 那么这首阶的香水,必然让人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