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我大宋最不缺什么?(第2页)

 此间分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稍有不慎,非但侬贼难擒,恐反引大理政局剧变,边衅再起。 

 “沈卿,你比较阴...呃...智计百出,洞悉人心,更兼有胆有识。此等操弄他国朝堂于股掌之间的重任,满朝文武,朕思来想去,唯你可担!” 

 “狄青大军陈于边境,可为卿之援手,亦为震慑,朕予你临机专断之权,赐你精锐护卫!务必...将那侬智高的首级,给朕带回来,事成之日,赏赐,朕绝不吝惜!” 

 “臣,沈瑜,领旨!”沈瑜心里翻了个白眼,应当是自己今晚在樊楼跟张山甫的那出戏,让仁宗在心中敲定了人选。¨卡¨卡/小+说-徃· ′追_最?鑫`彰.节* 

 不是,怎么不让张山甫去啊? 

 “好!”仁宗眼中露出满意之色,“具体使团规格,随行人员,赏赐诸部及大理国主的礼单,枢密院会同鸿胪寺己在拟定。你为正使,另选干练通译,护卫及熟悉西南情势的向导随行。所需一应物事,自有章程。” 

 这下事情变成了花点钱就能解决的问题,我大宋最不缺什么? 

 最不缺钱! 

 澶渊之盟,庆历增币。 

 哪一个不是花钱买面子?所以仁宗对此事并不抗拒,那先帝都能花钱买和平,我花点儿怎么了? 

 沈瑜可不这么觉得,他有心点一下仁宗,但又不好明说,哪怕是仁宗,当面驳了面子也总归是不好看。 

 “好了,正事说完,沈瑜,你给我讲讲今晚这出大戏你是怎么想到的?”仁宗聊完正事,称呼也亲昵了几分。 

 沈瑜本想张口作答,却想到一件旧事,恰好可以用来更改一下仁宗这光想着花钱买平安的思维。 

 “官家,臣是从一件景德旧事想出来的法子。”景德为宋真宗年号,也就是澶渊之盟那年。 

 “哦?”仁宗来了兴趣。 

 当年真宗皇帝派曹利用去与辽国商谈澶渊之盟,曹利用将岁币谈至三十万。觉得自己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回去复命的时候,真宗在吃饭,就让内侍去问曹利用许了多少,曹利用留了个心眼,单伸出三个指头放在额头之上,这行为让内侍以为是三百万两,匆忙回去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