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越聪明的人越会脑补(第2页)

 高智升也未强留,派了心腹管家和一名熟悉滇池的向导陪同。 

 沈瑜在鄯阐府盘桓了三日。 

 每日里,不是在高家心腹的热情陪同下泛舟滇池,登临西山龙门,便是由高升泰陪同检阅其精锐的爨僰兵操演。 

 沈瑜看得专注,不时询问军阵细节,对高升泰的治军能力赞不绝口,仿佛真的只是来观摩学习的。.k¢a′k¨a¢w~x¢.,c·o*m¢ 

 高升泰虽依旧寡言,但眉宇间那丝傲然,却在沈瑜的真诚赞誉下愈发明显。 

 三日一到,沈瑜毫不留恋,立刻启程返回羊苴咩城。 

 他前脚刚走,高智升的书房内,父子二人便开起了小会。 

 “父亲,”高升泰眉头紧锁。 

 “这宋使到底何意?在鄯阐三日,游山玩水,观兵阅阵,对侬智高之事,竟一字不提,他难道真是来游玩的?” 

 高智升捻着佛珠,瞪了儿子一眼:“游玩?宋使持节而来,岂是游玩?他不提侬智高,比提了更可怕。” 

 “不提,意味着他此行目的,绝不仅仅是侬智高一个丧家之犬,他在看,在看我们高家的底细,在看我们与段氏、与杨氏的关系,在看...我们值不值得大宋开出的价码!” 

 “他越是沉得住气,说明他背后的狄青大军,给的压力就越大!他这是在无声地提醒我们,宋廷的耐心是有限的,而机会...也是稍纵即逝的。” 

 高升泰恍然大悟:“那依父亲之见?” 

 “等。”高智升缓缓道,“等他去完杨允贤那里。看看杨允贤如何应对。也看看这位宋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也就是沈瑜计谋的精妙之处了,往往越聪明的人,越会脑补。 

 大概就是那种,我预判你预判了我的预判的感觉。 

 沈瑜本身的任务,就是很简单,带回侬智高的人头即可。 

 也就是大理国的特殊情况能让他这么玩,要是真出使辽国,沈瑜到耶律重元或者耶律乙辛府上这么搞。 

 那过不了几天耶律洪基就刚好以此为由头把沈瑜和自己的两根肉刺一起除掉了,还能顺便问宋多要点岁币。 

 与此同时,大理皇宫的偏殿之中。 

 大理国主段思廉跪坐在蒲团上,双目微阖,手中捻动着一串佛珠,口中低诵着经文。 

 “陛下!陛下!”心腹老内侍跌跌撞撞地冲进佛堂,连礼数都忘了。 段思廉的诵经声戛然而止,缓缓睁开眼,强自镇定:“何事如此惊慌?扰了佛祖清净。” 

 老内侍扑倒在地,气喘吁吁:“陛下!刚...刚得的消息,那...那宋使沈瑜,从鄯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