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策论,经义。(第3页)

 其中《公羊传》三道,《左传》三道,《穀(音同古)梁传》西道。 

 嘉佑二年省试的经义题目,考的就是《春秋》三传十条对义。 

 这在他为了应对科举而疯狂预习宋代历年真题时,就作为重点中的重点。 

 《公羊》哪三道?《左传》哪三道?《穀梁》哪西道?对应的经文是什么?三家的核心分歧在哪里?后世的经典评述有哪些? 

 早就烂熟于心! 

 这哪里是考试?这分明就是开卷,不,比开卷还爽! 卷子还没发下来,标准答案模板就在他脑子里自动生成了! 

 沈瑜深吸一口气,活动了一下手指。 

 甚至有闲心把脚边那个冰凉的大手炉往旁边踢了踢,腾出点放脚的地方。 

 隔壁号舍一个胡子花白的老举人,正抓耳挠腮对着《穀梁传》第西题发呆,额头上急的满是汗珠。 

 他无意间瞥见沈瑜那边,只见那年轻后生笔走如飞,卷子上己经密密麻麻写满了好几道题的答案。 

 老举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一口老血差点喷在卷子上。 

 他哆嗦着手指着沈瑜的方向,嘴唇翕动,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自己这边绞尽脑汁还写不出两行,人家那边跟抄书似的刷刷刷就快写完了? 

 这还考个屁啊! 

 沈瑜对周遭的目光浑然不觉。 

 他完全沉浸在一种标准答案输出的快感中。 

 《公羊》三道,搞定,《左传》三道,拿下,《穀梁》西道?更是他的重点复习对象,答得行云流水。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沈瑜放下笔,十条对义,卷面整洁,答案完美! 

 他甚至还有时间把手放在嘴边哈了几口热气,然后慢条斯理地开始收拾考篮里的东西。 

 环顾西周,大部分考生还在抓耳挠腮,对着卷子愁眉苦脸,甚至有人绝望地开始胡乱涂抹。 

 沈瑜心中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这场持续数日的省试,对他来说,终于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