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龙虎榜?我为状元!笑笑棠
第98章 阅卷(第3页)
“这篇《刑赏忠厚之至论》,才叫气象宏大,底蕴深厚!开篇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立论何其高远?”
“通篇以忠厚为骨,引经据典,汪洋恣肆,如长江大河,浩荡东流,沛然莫之能御!其仁者胸怀,明君之望,跃然纸上!这才是真正的大道正声!论科魁首,非此卷莫属!”
众人传阅这份新递上的卷子,很快便被其恢弘气度,深厚学养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折服。
那份沈瑜锋芒毕露的《刑赏论》与之相比,在思想的圆融醇厚和文辞的磅礴大气上,确实稍逊一筹。
最终,考官们达成共识。
“《刑赏忠厚之至论》,立意高远,文采斐然,忠厚仁恕,深得圣贤之道精髓,当为论科第一!”
“至于那份《刑赏论》,见识卓绝,胆气过人,切中时弊,文风犀利,虽稍欠醇厚,亦属上上之作,可置前列!”
而在经义阅卷处。
氛围相对平静,但也充满了惊叹。
负责批阅经义卷的考官们,面对浩如烟海的试卷,早己疲惫不堪。
经义重训诂,重义理,十条对义涉及三传,能答全己属不易,答好更是难上加难。
然而,一份卷子如同鹤立鸡群,被迅速筛选出来,在考官们手中传阅,引发阵阵低呼。
“奇才!真乃奇才!”
“十条对义,条条精准!《公羊》大义抓得准,《左氏》史实述得清,《穀梁》名分析得透!”
“看这辨析!三传之异,根于旨趣不同....一语中的!寥寥数语,便将三家解经的精髓差异点透,更升华至拨乱反正之本旨,精辟!太精辟了!”
“非积年老儒,或家学渊源专攻《春秋》者,绝无此等造诣!此子是谁?竟有这般深厚功底?不可思议!”
没有任何争议,这份完美到近乎恐怖的经义卷,毫无悬念地被所有阅卷考官一致推为经义科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