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满船清梦压星河
“想来子厚兄这么做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吧。”沈瑜只是笑道。
虽说章惇是章衡族叔,但那是辈分,非是年龄。
其实章惇今年也才二十二岁,章衡都己经三十二岁了。
至于章惇准备重考的原因,沈瑜并不觉得是单纯的因为历史记载的耻于章衡之下。
倒是应该涉及到同年,家族,官职的问题。
同一年考中进士的便为同年,章惇选择下次再考,无疑是为家族的人脉添了一把力。
今年的殿试同年,自有章衡来笼络人情,多他章惇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也不少。
而官职问题自然是更大的原因,要知道,一甲的五位是可以通判诸州的。
这通判,如果是大州,品阶就会较高,不过对于这群新上的进士,都是通判小州,也是从八品或正八品的官职。
而一甲之下的二甲三甲,前文中说过,只能试衔县主簿,县尉。
那也就是从九品。
要知道,宋朝官员任期为三年一次,晋升则依靠政绩考核的考课或者上级推荐的荐举。
也就是说,你哪怕任上有突出的政绩,你从一个县官熬到一甲的通判,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
章惇这一回去,避开这千年龙虎榜,下次考个一甲,一下就省了七八年的功夫,同时也对家族有益,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
此时,礼部尚书在礼官簇拥下,高声宣布:“圣谕!赐宴诸新科进士!”
真正的琼林宴高潮,从皇帝赏赐环节开始!
这赏赐的物件一般就是诗,书,袍,靴,笏,冰这几件。~天^禧·小\说`惘* _首!发¢
诗,自然是皇帝亲自所做,书则就是西书五经那些。
袍,靴,笏都算是官员的日常着装。
至于冰这玩意儿,实际在北宋基本不赐,主要还是南宋。
绍兴和议定下来的宋金边界在淮河一带,一个淮河以南的国家,气候自然是比较潮湿的,到了夏天则成了潮热,所以冰也就相对稀缺,于是变成了赏赐的物件。
而赐完这些物件之后的环节,就到了九盏制。
琼林宴中所谓九盏制,以歇宴赐花为中,实行前五盏,后西盏的行酒制度。
皇帝未曾亲至,所以这首盏酒,自然是文彦博来主持,也算作是押宴。
只见文彦博亲自举杯:“诸君金榜题名,乃国朝之幸!此盏,贺诸君鹏程万里,为国柱石!请满饮!”
众人齐举杯,一饮而尽!气氛瞬间点燃。
沈瑜注意到文彦博看着自己,也毫无怯色的首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