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四天王有五个是常识
不愧是吕夷简的儿子和未来的宰相。
他脸上露出笑意,很懂事的将话题从国事拉回了当下。
“怀瑾,我等今日唐突来访,议论国事,倒差点忘了正事。”
他放下茶盏,手指虚点了点沈瑜案头的册子。
“听闻你与福康公主殿下的大婚之期己近?此乃天家盛事,亦是怀瑾你的大喜。我与持国,”
他看了一眼韩维,“不知是否有幸,能讨得一杯喜酒喝?”
韩维立刻会意,笑着接口道:“正是!晦叔兄所言,亦是维之所想。琼林宴上满船清梦压星河之绝唱尚在耳畔,岂能错过状元郎的洞房花烛夜?定要讨张请柬,沾沾喜气!”
两人姿态放得竟莫名的低,满是亲近的调侃,毫无架子。
沈瑜心中了然,这两位是主动示好。
他立刻笑道:“二位能拨冗莅临,是荣幸,请柬这就备下,只待墨干,稍后便请福伯送至二位府上!”
说着,他便从案头拿起两份空白的宫制请柬,提笔便要书写。
王安石坐在一旁,看着吕公著和韩维讨要请柬,脸上却露出挣扎之色。
他似乎觉得此刻谈论婚宴太过俗,与方才探讨国事的氛围格格不入,但心中那个关于改革路径的根本问题又像猫爪一样挠着他。
眼看沈瑜笔尖就要落下,王安石终于还是没忍住,硬着头皮,不合时宜的开口了。\零^点/墈/书^ \冕!费!阅_读\
“怀瑾,请柬之事,自然重要。不过....”
他顿了顿,无视了吕公著和韩维投来的无奈的眼神。
“方才论及冗兵积弊与革新之道,令我想起庆历旧事。范,富,韩,欧诸公当年振臂一呼,条陈十事,何等锐气!然则...最终虎头蛇尾,令人扼腕。”
“怀瑾你见识卓绝,洞悉积弊。依你之见,庆历新政功败垂成,其根源究竟何在?是操之过急?是阻力过大?还是...其策本身亦有疏漏之处?我等若欲再行更张,当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王安石啊王安石,你这话题切换的太快了,人家俩人刚把气氛暖回来。
吕公著和韩维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的无奈笑意。
王安石这性子,真是半点弯都不会拐。
沈瑜放下笔,收敛了笑容,面对王安石这首指核心的犀利问题,他知道不能敷衍。
他沉吟片刻,决定再讲一个苏联笑话。
“介甫兄此问,令瑜想起曾听一老吏所言,倒也有些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