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捧杀(第2页)

 他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回了一礼:“有劳萧大人远迎。烦请带路。” 

 既不失礼,也无半分受宠若惊,仿佛这超规格的礼遇理所应当。 

 这种明显的小儿离间计,张昪要是能对他有意见了,那也就别做御史了,赶紧回去跟小孩儿一起重新开蒙吧。 

 沈瑜弯腰下车。 

 萧忽古对沈瑜的反应似乎有些意外,笑容却愈发热情:“学士请!” 

 他亲自引路,指向对岸早己备好的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h.o/n\g+t-e~o¨w^d?.~c~o^m¢ 

 “此车专为学士所备,请!” 

 至于张昪和其他使团成员如何? 

 萧忽古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驱赶苍蝇一般的说了句。 

 “尔等,跟上!” 

 语气里的敷衍与不屑,甚至都懒得掩饰。 

 辽国骑兵们更是用马鞭随意指点着宋人的马车和行李,吆喝着催促。 

 沈瑜在萧忽古殷勤的陪同下,登上了那辆马车。 

 而张昪等人,则被粗鲁地塞进几辆简陋,西处透风的旧车,在辽骑冷漠的护送下,战战兢兢地驶过浮桥,踏入了辽国疆域。 

 辽人的礼遇只针对沈瑜一人。 

 每到驿站,最好的房舍,最丰盛的酒食,最殷勤的侍奉,都是沈瑜独享。 

 萧忽古几乎寸步不离,言语间不断试探着沈瑜对诗词乃至南朝的看法。 

 而张昪等人,则被随意安置在简陋的下房,饮食粗糙,辽国驿卒更是态度恶劣,连基本的使节待遇都难以保障。 

 宋国使团成员心中的憋屈与愤怒,在辽人的铁蹄和冷眼之下,只能死死压抑。 

 张昪几次想以正使身份交涉,都被萧忽古不软不硬地顶了回来,话里话外透着尔等只是陪衬,莫要自取其辱的意思。 

 护卫统领看着自己手下兄弟受冻挨饿,再看看沈瑜那边的暖帐美食,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却只能强忍。 

 沈瑜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辽人的捧杀之计,昭然若揭。 

 将他高高捧起,置于火上,每一次独享的盛宴,每一次萧忽古刻意的恭维,都在无形中加深着他与使团其他人的隔阂。 

 面对萧忽古的试探,沈瑜选择淡然应对,或顾左右而言他,或干脆以旅途疲惫为由闭目养神,不给对方任何有价值的把柄。 

 数日后,一座巨大城池的轮廓在地平线上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