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能者多劳嘛(第2页)

 论述到中国千年历史,改革就跟土地分不了关系。 

 上到商鞅变法,下到土地改革,哪一次编发不是先从土地开始? 

 所谓均田制,也就是我们说的土地改革,就是把土地由国家来同意分配,根据每家每户的人口来分配。 

 为何要做到所谓均田制呢? 

 这玩意儿可以把人口和土地都首接算清楚了,那所有人的资产都等级明白了,大宋的税收来源不就清楚了? 

 不就能明明白白的把钱攒住了? 

 但是,地主阶级是不会管你这个事儿的,而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获得土地。.齐,盛_小*税`旺\ ,哽~欣′罪¢筷¨ 

 比如说,地主来花钱买地,农民来向地主租借土地,这也就是所谓的佃农关系。 

 慢慢的就发展为土地兼并了。 

 一旦土地兼并,那百姓肯定是受剥削最大的那个,这会对稳定的社会秩序造成很大的冲击。 

 宋之前的唐讲究的也是均田制,不过中后期就崩溃了。 

 于是有宋一朝,改为了田制不立和不抑兼并。 

 也就是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 

 恩格斯的资本论中讲:“土地所有者可以像每个商品所有者处理自己的商品一样去处理土地。” 

 旧党对于这事儿就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说小老弟苏轼。 

 他虽然觉得土地兼并这事儿不合理。 

 但他更觉得地主手上有土地,但是没人来种地,土地资源就浪费了。 

 农民有技术,但是没地,那技术不就浪费了么。 

 所以他觉得应该二者结合,也就是贫富相资。 

 但其实这玩意儿完全属于是饮鸩解渴,毕竟佃农制度就是对底层百姓的剥削。 

 这就是旧党,他们只是觉得底层的利益受侵害,无所谓,但是地主阶级的利益受侵害,那可就要命了。 

 兖国公主府的书房内。 

 书案上,堆满

了小山般的卷宗舆图。 

 河北,京东,两浙,福建...各路州县田亩,赋税,户等的陈年旧档,几乎要将书案后的人淹没。 

 沈瑜左手撑着脑袋,右手在一份标注着密密麻麻红圈的京东路田亩图上划过,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这明显就是有隐田嘛! 

 隐田就是瞒报的田地,这玩意儿在宋朝差不多是最多得了。 

 宋史上记载“总计田地一百八十六万余顷,以七百二十二万余户均之,是西户耕一顷田,由是而知天下隐田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