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摊丁入亩(第2页)
卷宗之多,桌案都被淹没,到处摊开的都是各州府关于土地的摹本,字迹模糊不清。
还有历年赋税黄册,厚的要命。
王安石半个身子都趴在了桌案上,左手按着一本摊开的《周礼·地官》,右手捏着支笔,眉头拧成一个疙瘩,嘴里念念有词。
“乃经土地而牧其田野,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古制虽好,然今世田亩之诡谲,百倍于古。~墈~书*君^ ?首?发-仅凭古法,如何厘清?”
桌案对面,沈瑜也没好到哪儿去,一手撑着额头,闭着眼。
他面前也摊着几张纸,上面画着些格子,标注着数字和符号,是他尝试设计的一种新的田亩丈量和等级记录格式。
他没理会王安石的埋怨,脑海里却在飞快地翻腾着不属于这个时代的记忆。
方田均税,王安石,青苗法,司马光,新旧党争,轰轰烈烈开始。
最终却失败?为什么失败?
执行官吏腐败,上下其手,反成扰民,豪强反扑,勾结地方,阳奉阴违。
等则划分不公,胥吏趁机勒索,缺乏配套,孤立推行,最终人亡政息。
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对于如何研究关于土地的门道,古人算是玩的明明白白。
隐田,诡寄,飞洒。
隐田前文己有解释,诡寄则是到了熙宁变法之中,王安石变法推行免役钱制度后才催生的。
众所周知,古人政府是不会建设公共资源的,所以百姓是要服徭役的。
免役钱制度,顾名思义,就是用交钱的方式代替自己服徭役。
但是这样一来,自然就有了操作空间。
那我有五十亩地,我需要交钱,不如我把地产登记到有权有势的亲人名下不
就好了。
因为大部分官员都是有免役特权的。
何谓飞洒?则是地主首接跟官府商量,把田赋分开登记到穷人的头上去。
“怀瑾!你倒是说话!”王安石见沈瑜半晌没动静,忍不住敲了敲桌子,“这五物九等用在当下,根本行不通!”
王安石说的没错,阻力巨大。
明时张居正也搞过一条鞭法,清丈田亩是核心。
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这样简化税制,方便征收税款。
同时还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结果呢?
地方豪强勾结胥吏,百般阻挠,鱼鳞图册造假严重,最终功亏一篑!